6月23日,宜来高速1标召开柴埠溪大桥上部结构总体施工方案研讨会。分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张延河出席会议,同时邀请局技术中心常务副总工、桥梁工程方案编制部主任彭鹏,及编制部团队负责人徐洲、团队成员彭高登,武港院智能设备分公司施工管理中心吴睿,分公司双柳大桥筹备组组长付望林等专家到会指导。会议由分公司副总工、技术质量部副经理岳新兴主持。
会上,宜来高速项目对柴埠溪特大桥上部结构施工计划采用的双悬臂拼装与边跨顶推中跨悬臂拼装工艺进行了详细汇报,从施工组织安排、拼装场地要求、施工工期、设备投入、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经济性等7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比选,科学分析了两种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及施工组织风险点。与会专家针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深入地交流探讨,并提出了宝贵建议。
张延河表示,柴埠溪特大桥上构施工方案比选准备充分,技术准备和施工组织符合公司强化提升的要求,值得肯定。他同时对项目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充分调研两种上构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放开思路,认真研究施工场地、生产组织等前置条件;二是要尽快锁定施工方案,确定进场设备资源及第三方监测机构;三是项目技术团队要加强与局技术中心、分公司方案编制组的有效对接,进一步落实细化主桥上部结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宜来高速是《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 "十三五"发展规划》及《湖北省省道网规划(2011-2030年)》"九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网中"横五通道"——阳新至来凤高速公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全长约94.32公里,其中,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柴埠溪特大桥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其横跨柴埠溪风景区,全长1384米,东岸索塔高度213米,西岸索塔高167米,上构采用双边工字钢-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叠合梁,梁宽38.5米,梁高3米,共设有85个节段。宜来高速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填补鄂西南地区东西向高速公路空白,优化鄂西南地区高速路网结构,还可形成连接恩施、重庆、咸宁、九江的重要区域大通道,进一步改善山区交通运输条件,推动沿线区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对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交二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