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作为全国最大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工程和城市景观林带项目之一,西安幸福林带项目地上景观绿化和地下商业首开段,全面面向公众开放。
西安幸福林带项目全长约5.85公里,东西宽200米,总占地面积约1843亩,涵盖地铁工程、综合管廊、景观绿化、市政道路、地下空间等业态,项目建设总投资约244亿元。
从2016年5月到2021年7月,中建一局西北公司肩负起央企责任,拉开了西安幸福林带项目建设的序幕,承担起西安幸福林带项目三工区的全部建设工程任务。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西安幸福林带景观、地下空间、综合管廊、地铁站线和市政道路等五大业态,成为西安城最大绿色廊道和城市绿肺。
新技术攻克地裂缝带
地裂缝是西安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到目前为止西安城区发现的地裂缝已达14条之多,延伸长度超过100公里,覆盖面积约250平方公里。这些地裂缝活动时间之长和规模之大,在国内外均属罕见。幸福林带项目就横穿于被地质部门命名的"F4地裂缝"上。建设综合管廊等地下空间工程,必须跨越地裂缝,这极大考验着中建一局建设者的建造智慧。
一直以来,西安的地裂缝严重制约着西安地铁、高层建筑、水利水电等工程建设的发展。中建一局幸福林带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超大深基坑、管线迁改及多业态立体交叉施工部署等多方面,如何有效避开或减少地裂缝地质灾害对幸福林带项目的影响,成为保证幸福林带项目质量合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建一局西北公司西安幸福林带项目下定决心,全力攻坚"西安地裂缝带",让幸福林带安全建造在地裂缝地质上。
面对这个重大技术难题,之前在国内未有消除地裂缝危害的有效技术措施,并且在没有参考避让地裂缝相关技术的条件下,项目团队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对此,中建一局西北公司迎难而上,立即组织技术骨干和设计院充分联动,查阅地质方案、做好数据监控、反复修改更迭设计方案。通过科技文献解读理论分析、三维建模动力分析,项目团队制定并模拟出"在地裂缝部位的结构变形规律",研究出了一种"弹性止水带"技术措施,可有效控制地裂缝带,从而切实保障了工程项目稳固地建设在地裂缝带上。
"弹性止水带"技术就像弹簧一样,是一种填充地裂缝的特殊变形缝,缝内采用"U形"以及"且形"止水带,再采用防水材料进行密封填缝处理,使得地裂缝可以收缩自由,从而彻底解决了幸福林带项目主体结构,在跨地裂缝部位时产生变形问题。
在实施这项技术过程中,项目团队同时研发了在变形缝位置布置弹簧阻尼器和限位器减少工程结构变形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一步降低了地裂缝活动对建筑结构的危害及破坏风险。
经过几十次的论证,项目在攻克地裂缝这一难题上,形成了4项专利、2项省部级工法、3篇论文和1个优秀施工方案。
中建一局项目团队日以继夜的辛勤付出为幸福林带项目在地裂缝区间,安全地建造重点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技术和建造经验。
智慧攻克超大超深基坑
幸福林带工程被誉为西安"世纪工程",是建国以来西安市最大的市政、绿化和生态工程。
幸福林带这项被称作西安绿肺的庞大地下工程,基坑最深处达30米,需要开挖外运土方1400万立方米,而西安市其他所有工地一年的出土量也不到900万立方米。然而,幸福林带仅三工区开挖土方量就高达340万立方米,比胡夫金字塔的体积还要多80万立方米,土方消纳以及治污减霾严格,"环保林带"成为衡量工程绿色建造的重要标杆。攻克超大深基坑,必须守住安全生命线。幸福林带项目附近多为军工企业和老旧小区,原建筑物、地下老旧管线摸排难度大。幸福林带超大深基坑,东西两侧紧邻城市交通主干道,车辆荷载对基坑的扰动大。深基坑工程安全质量管控(基坑坍塌)是项目团队面临的又一大难题。为此,项目团队建立起强大的监测系统,应用3D扫描等新技术实现对周边建筑物、管线和土体稳定性的持续变形监测,并综合应用动态信息监测预警机制,以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基坑绝对安全,守住超大深基坑的安全红线,守好"幸福梦"的"安全阀"。
对此,项目全力攻坚"多业态立体交叉施工部署",打赢这场难度升级的阵地战。幸福林带项目建设对各体系综合协调和运维考验着建设者的智慧。为了充分做好大体量土方外运及回填过程精细化管控,减少土方外运或外购数量,提前策划土方平衡,达到降本增效、绿色环保要求,团队经过慎重讨论,决定应用超大型土方平衡精细化管控技术,通过无人机航拍与CIVIL 3D成像技术结合获取地面高程数据,点云模型导入CAD处理,并通过BIM软件创建场地模型后与基坑开挖、主体设计BIM模型叠合,计算出土方开挖总量,再与园林设计BIM模型结合算出土方回填总量,从而实现了土方的精细化管理和环保管控。
综合管廊攻克"马路拉链"
幸福林带项目对地下空间的集约利用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地下空间有三层,层层都有新业态。项目地下一层为商业配套,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国际化潮流体验式商业街区及包括全国最大地下冰球馆在内的10个地下运动场馆。
项目地下二层规划建设了西安首个P+R换乘停车场,可停放9000余车辆,结合地铁出站口和核心节点,设置地下停车场、公交换乘枢纽和公交港湾,实现零换乘的城市智能交通枢纽,从这里可以便捷到达全市任何区域。地下空间西侧为西安地铁7、8号线,地下空间两侧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除雨污水外,供水主干管线、燃气、电力、通信、热力等管线入廊,彻底消除了地面"马路拉链"。项目地下三层为综合管廊和地铁配套项目,开发利用林带地下空间资源,打造完善集约安全的地下空间系统,充分体现了幸福林带项目地下工程建设的规模化、综合化、深层化与协同化,对推动城市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如今,投入使用的幸福林带项目,成为西安旅游新景区和市民生活新天地,这里集合中央商贸、国际商务、休闲娱乐、文化创意为一体的西安东部核心商贸区、总部集聚区,已然形成了千年古都新名片。
中建一局,西安,幸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