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中国中铁抢抓有利时节,复工复产全面提速,防疫生产齐头并进,重大工程项目正在掀起春季施工高潮。截至4月20日,中国中铁境内在建项目复工率达99.8%,复工总人数达121万人。

创新防控措施 科学有序复工

在雄安新区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项目工地,建筑工人紧张有序施工,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映入眼帘。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二标段正在进行承轨层混凝土结构、高架候车厅及屋面钢结构施工,即将全面进入装修阶段。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项目已有序进场复工3000人。

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以及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和安全压力大等难题,项目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将环境卫生安全、人员生命安全、施工生产安全作为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的前提。严格做好办公区、生活区、施工现场等公共区域通风消毒、体温监测、人员登记,执行日报告制度。此外,项目部将工人生活区的3栋宿舍楼共72间宿舍作为隔离观察区,施工人员返岗后分配房间居住观察,最大限度防范疫情输入性、内生性风险。

施工现场采取网格管理,启动党员包保机制,党员冲锋在前对认领责任区人员个人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健康状况、思想和心理状态进行每日跟踪。

1.png

雄安站施工现场

项目部创新推进 "红黄绿"三色管理,绿色对应结束观察或身体健康的劳务人员,即可以正常上下班;黄色对应的是自驾返场劳务人员,需重点观察集中住宿,与绿色身份工人分区作业;红色对应的是乘坐公共交通返岗人员,实行全封闭管理,黄、红区人员观察期满身体健康无异常后,就能拿到绿色袖标。同时,进行道路分流、食宿分餐、宿舍分区、作业分区,确保"零输入"、"零感染"。

雄安站工人生活区防疫工作负责人石云飞介绍,为抓好疫情防控、加速复工复产,项目部采用"点对点、一站式"包车方式接返工人,为每名复工人员进行了核酸检测,坚决不留隐患。

在2020年2月16日全面复工后,雄安站项目已经组织3160人到岗施工,两个月时间完成钢筋绑扎10600吨、钢结构吊装完成9500吨、混凝土浇筑37200方、架体搭设完成104000方、砌筑施工650方,目前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90%,即将全面转入装修阶段。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是雄安新区首个重大交通项目,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雄安站建成运营后,雄安新区将高效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实现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半小时交通圈,与石家庄1小时交通圈。

复工长江之上 加速武汉重启

在万里长江之上,数座跨江大桥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

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沪通长江大桥是江苏省境内一座连接苏州市和南通市的桥梁工程,也是沪通铁路、通苏嘉甬铁路、锡通高速公路共同的过江通道,关系着两岸百姓的福祉。

为确保疫情期间尽快复工,项目部加强返岗人员管控,实行分批返程,确保返岗工人单人单间隔离观察;每日体温测量2次,采取错时就餐和送餐制,督促全体员工每天登录公司疫情防控平台,汇报身体状况。项目部采取轮班作业的方式,分批次、分阶段复工复产,抢抓施工进度。目前,大桥施工已近尾声,公路桥面沥青铺设完成,铁路面接触网实现通电,即将进入联调联试阶段,计划今年6月底通车。

同处江苏境内的五峰山长江大桥施工现场,铁路桥面两万吨道砟铺设已完成,铺轨施工如期开始,为全桥静态验收奠定基础。

2.png五峰山长江大桥铺轨

自2月21日复工以来,中铁大桥局五峰山长江大桥项目部快速行动,精准施策,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项目部建立返岗人员疫情防控微信群,保持讯息畅通,对复工进场员工进行登记造册,填写《居民健康登记表》,组织全员进行核酸检测,确保疫情"零输入、零输出、零传染"。同时与地方医院协调组建"护航复工白衣天使小分队",重点对疑似病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成立疫情防控党员突出队,负责辖区内集中消杀,确保卫生防疫环节零死角。

在此次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作为该市的第十一座长江大桥——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也于4月7日正式复工,目前正在进行主桥防撞护栏线性调整、围堰拆除、主塔及边墩辅助墩涂装、房建工程施工等工程,计划今年年底通车。

疫情期间,中铁大桥局所属项目部编制了疫情防控方案,锁定返岗工人,实时掌握拟返岗人员健康状况,组织其提前申请湖北健康码。同时,项目部准备充足的防疫物资,多次进行疫情防控卡点模拟演练。

项目驻地实行小区化封闭式管理,划分功能区域,安排专人做好日常消杀。凡进场人员,均需出示绿码、消毒、扫码建档、承诺签字后方可进入。项目部还为每人发放"便利包"、"健康包",提供"义务理发"贴心服务,实行错峰就餐,生活防护垃圾分类存放,为项目员工的健康筑牢安全墙。

随着各项举措的有效落实,施工生产有序推进。不久的未来,万里长江之上将再添数条靓丽的彩虹。

开展技术攻关 护航建设不停步

在深圳市繁华的滨河大道地下20多米深处,五层楼高的国内自主研制的最大泥水平衡盾构机"春风号"正在稳步掘进,有力助推国内重点民生工程——深圳市春风隧道的安全快速建设。

为了确保春风隧道安全高效施工,中铁装备为项目量身定制了"春风号"盾构机,成功突破高水压下常压换刀、伸缩摆动式主驱动扩挖、大直径小曲线防卡机等多项新技术。刀盘开挖隧道直径15.8米,相当于五层楼高,设备全长135米,重量达4800吨。装机总功率超过1.15万千瓦,比"复兴号"高铁的总牵引动力还要高10%,其高达2.46万吨的强大推力是我国最大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24倍左右。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

3.png"春风号"盾构机

中铁装备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组织精干技术服务力量,进驻坚守项目部,全力护航盾构机服务项目,确保"春风号"盾构机正常运行,为春风隧道复工大干保驾护航。

春风隧道工程全长5.08公里,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深圳市"东进战略"重大交通项目之一。建成后将大大缓解片区拥堵的交通状况,增强深圳地区东西部经济活动的交流,推动城市更高质量的发展,成为深圳践行"交通强国"战略的经典案例。



关键词:中国中铁,工程,提速



上一篇:中铁二十局召开2020年一季度清收清欠专题视频会
下一篇:"数"立信心|张育民:拟招1408名大学生来"建工"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