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黛瓦   绿树红墙

青石板路   窄巷长梯

延续原有街巷格局

提取传统居住元素

随着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项目

ABC区外立面装饰顺利完工

一幅"老重庆"的画卷

即将以崭新的面貌

回归大众视野

重现一座城市的千年情怀

一座城市的千年情怀

2(1)(1).gif

重庆渝中有两条步行街,一是享誉全国的"解放碑",另一条便是"十八梯"。在解放碑,领略现代都市的繁华;而在十八梯,领略到的是真山城、老重庆风貌。

十八梯还是连接上半城和下半城的一条要道,由石梯铺成的街,弯弯拐拐,曲曲折折。出门上坡下坎,回家上楼下楼,"山城"特点由此体现的淋漓尽致。街边住着形形色色的人,人们做着各种各样的事,那破旧的老砖灰雕,略显脱落的篾巴墙皮、绿荫下等待客人的浆洗妇、逼仄角落里的昏暗厨房······无一不在诉说着动人的故事。

曾经的十八梯,散发着浓浓的市井气,各种行当的手艺人集聚于此;邻里邻舍,互帮互助,悲喜共享;这里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味道的生活空间。

然而像鸟笼一样挂在山上的房子,曲折狭窄的楼梯,既没有典型的建筑风格,又没有先进的综合条件,热闹非凡的十八梯,承载着老重庆人情怀的十八梯终究难以与主城规划同步发展,西南公司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项目传承经典,为老城换新颜。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位于渝中区较场口,用地面积约88亩,总建筑面积约16.1万平方米,共有41栋建筑单体(其中2栋优秀历史建筑修缮加固),分五区同时施工,其中ABC区为核心区,DE区为国际交流中心和生活方式中心。

作为在十八梯原有基础上改造的文、旅、商、景项目,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以"老重庆"文化为脉络,以"真山城"建筑为基础,以"新体验"业态为引擎,借助十八梯原有"七街六巷"的城市肌理,按照"一纵三横五组团"的空间布局,将其划分为"传统风貌"、"市井民俗"、"渝州记忆"、"经典重庆"和"魅力生活"五大功能分区,创新商业模式并独具特色,全力打造国际化创新型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

传统风貌组团位于项目A区块。基本以吊脚楼、川东民居院落、近现代中西混合建筑为主,总建筑面积约12250平米。

区块包括一个特色基地:主题影视拍摄取景地;两个特色营造:十八梯传统建筑风貌、巴渝民俗文化实景秀;三个特色景点:《重庆大轰炸》影视文化体验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影视文化体验馆、重庆巴渝民俗文化馆。

市井民俗组团位于项目B区块。以吊脚楼、川东民居院落、近现代中西混合建筑为主,总建筑面积约13530平米。

区块包括两个特色基地:主题婚庆基地,中式传统婚纱摄影基地;两个特色景点:巴渝婚俗文化馆,爱情许愿树;两条特色街巷:轿铺,永兴巷。

渝州记忆组团位于项目C区块。基本以吊脚楼、川东民居院落、近现代中西混合建筑为主,总建筑面积约15774平米。

区块包括两个特色基地:重庆大学生艺术创作基地,重庆青年(大学生)创业基地;一个特色景点: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一条特色街巷:善果灯会(重庆新春灯会)。

经典重庆组团位于项目E区块。基本以吊脚楼、川东民居院落、近现代中西混合建筑为主,总建筑面积约27293平米。

区块包括两个特色地标:储奇门大巷子,守备街;两个特色景点:创客作品陈列馆 ,重庆老照片博物馆;一条特色街区:旗纛街。

魅力生活组团位于项目D区块。基本以吊脚楼、川东民居院落、近现代中西混合筑为主,总建筑面积约12519平米.

区块包括两个特色配套:游客服务中心,西部文旅线上服务中心;一个特色景点:巴渝传统文化序馆;一条特色街区:古玩市场 新农村展示交易市场。

带着N种预想,

我们猜测改造后的十八梯,

会是什么样子?

循着石梯缓步而下,传统民居因势而建,吊脚古楼错落有致。

古街小巷曲径通幽,矮柱门楣雕梁画栋。

辅之以绿树红墙,俨然一副完美的山城立体画,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再现了重庆特色。

受疫情影响,项目在施工期间暂停两月,为确保核心区外装施工完成节点,项目团队星夜兼程,风雨无阻。中秋国庆双节齐至,大家仍坚守在一线,施工现场9台塔吊同时运转,高峰时期作业人数超过800人,累积进场外墙青红砖共计143万块,青瓦120万块,瓦头滴水1.6万块。经过7个月的艰苦奋战,核心区外装施工如期完工,没有辜负各界期待!

我们传承的是一种古朴的风韵,

我们装载的是一种精神的信仰,

我们寄托的是一种不舍的眷念。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能带你追溯山城历史、解读山城风貌、品味山城记忆、体验山城精神, 这片闹市中的"老天地"必会成为网红重庆的又一张特色名片,静待它的如约而至!



关键词:中建八局西南公司



上一篇:致敬!甘肃建投一安2位老同志获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下一篇:鼎力打卡"网红"电动臂式活动,万元现金大奖正式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