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

亚洲在建最大半地下集成式污水处理厂

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厂迁建工程

污水处理出水水质

达到全国最高污水处理标准

标志着这座将承担天津市1/5污水净化任务的

超级工程即将投入使用

2.gif

超级工程,数说项目之"最"

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厂迁建工程

占地42.23万平方米

相当于60个国际标准足球场

4.2万根管桩累计长度60万余米

相当于68个珠穆朗玛峰

147万立方米出土量

相当于1.6个水立方

10万吨钢筋用量

相当于2.5个鸟巢的总用钢量

2.gif

工艺设备共计2420台/套

污水再生水管道54010延米,电缆35.5万米

污水日处理量60万立方米

再生水日处理量10万立方米

处理量均为"亚洲最大"

地下乾坤,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若春和景明

污水处理厂所在之地

是一片绿草成茵的生态花园

庞大的污水处理设施已沉入地下

能有效解决污水处理过程中

污浊气、噪音等问题

2.gif

项目采用"改进型的多级AO+

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臭氧氧化+

紫外线消毒"的污水处理工艺

经"S弯道"实现污水由"浊"变"清"

部分出水可直接排至公园

作为景观和湿地用水

再生水处理采用"超滤+反渗透"的处理工艺

出水可供热电厂、化工厂、卫生间再利用

真正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万物联网,工地"云大脑"无处不在

01智能监测,克服施工万重难

超大基坑施工+地处天津软土地区

是项目首先面临的"拦路虎"

由于工程为水工构筑物

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且经过闭水试验后

方可回填基坑肥槽

深基坑裸露时间长达1年

施工安全风险极高

2.gif

项目团队采用深基坑智能监测系统

在基坑施工期间埋设上万个传感器

利用自动数据采集系统

对测量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分析

设定警戒值消除重大危险隐患

02"行天下"手环,劳务管理100%覆盖

4000余名现场建筑工人

共同撑起这座"地下超级工程"的建设

现场劳务管理、人员管控绝非易事

2.gif

项目将"劳务标准化+智慧工地智能化"结合

为现场安全教育达标的工人发放智能手环

实现进出门禁、生活区内功能性消费智能化

做到"一个手环行天下"

03"工地"大脑,BIM应用辅助管理

工程地下箱体管廊管道

最长达381米,净距8.7米

已超出常规测量精度控制范围

BIM+三维激光扫描仪

及测量放线机器人的综合应用

可实现对比偏差,加强修补

快速精准定位放线

2.gif

依托建筑信息化数据集成、分析平台

项目建成"智慧工地"大脑

围绕人、机、料、法、环五大生产要素

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业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2.gif

应用物联网、VR、BIM等技术手段

虚实结合、物物互联

智能协同建立全面数字工地

以数字化加持,整合碎片化应用

为管理赋予可视化智慧感知力

放眼四方,运筹帷幄

匠心铸造,打造高质量民生工程

作为亚洲之"最"的超级净水工程

由世界各地214家供货商集中供货

现场每台设备、管线、零件的

"身份"及动态信息需要实时掌握、更新

项目采用"二维码上设备"制度

在设备及其附件上粘贴标识二微码

扫描即可查看设备进场、验收、厂家等信息

2.gif

工艺管线最大的管道为DN1600的碳钢管

近5.4万延米的工艺管线

包含5500道焊口

项目根据工艺不同

对焊口进行编号、标注二维码

扫描即可查看焊工信息、电焊时间等信息

从源头把控好焊接质量

2.gif

项目以1:90的工程微缩景观

直观展示污水层层净化过程

设立工艺、实体、虚拟样板

并通过二维码工艺墙

做到随时可视化查阅

展现丰富关键施工技术细节

让超级工程建设有"样"可循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扩大城市绿色空间

中建八局为建设生态宜居、文明幸福

现代化城市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中建八局,超级工程



上一篇:陕建四建集团召开"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下一篇:"高举团旗跟党走,立足岗位献青春"主题团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