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水河畔,壁立万仞。7月份以来,川西高原进入主汛期,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扎坝大峡谷里时常山风呼啸、暴雨如注。公司承建的两河口水电库区移民交通复建项目——红顶特大桥及红顶集镇新址连接线工程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工程建设者们咬住目标不放,与时间赛跑、和天气较量,在悬崖峭壁上艰难开凿"天路",奋力啃下地方交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硬骨头。

1.jpg

▲川西扎坝大峡谷

红顶特大桥及红顶新集镇新址连接线工程全长2980米,海拔高度2900米,主要施工任务包括一座跨鲜水河大峡谷的高墩、大跨桥梁红顶特大桥,一座下穿陡峭山脊的红顶隧道和位于悬崖峭壁上的设有多个回头弯曲线的明线路基。

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红顶特大桥,建设者们星夜兼程,排除万难,努力克服大峡谷地带高寒、缺水、通讯不畅、交通运输困难、施工场地狭小等诸多不利环境因素影响,积极抢抓时间,采取冬季保温措施,已于2020年春节前提前实现全桥合龙。

2.jpg

▲路基工程地形

受今年疫情影响,原本计划收尾的工程任务必须加快进度,保证产值不减、目标不变。

为满足项目施工要求,解决用工难问题,项目部跨越千里,安排专车分别从陕西、河南和四川的其它市县接来劳务工,驰援项目建设。

3.jpg

▲专车接回劳务工

为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把损失的时间补回来。项目部积极响应中央和上级部署要求,组织党员干部和全体参建人员深入开展"五亮五比五创"主题实践活动、"抗疫情、保增长、大干100天"劳动竞赛、"坚守职业道德、弘扬职业精神"专题教育等活动,广泛调动全员生产积极性、鼓舞士气、强化责任担当精神,参建员工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助力工程生产任务目标又好又快实现。

4.jpg

▲劳动竞赛动员会

康中平,一个有着二十六年现场施工经验的老领工,吃苦耐劳,责任心强,无论严寒酷暑、不管阴晴变化,他始终认真坚守岗位,紧盯现场施工安全,组织作业工人攀峭壁、下陡崖,在崇山峻岭间艰难开凿路基,一点点啃掉全线路基段 "最硬的骨头"。

5.jpg

▲悬崖峭壁上的筑路工

位于悬崖峭壁上的两个回头弯之间的曲线路基,长度约300多米,高差20.45米,山体到设计路基最大开挖高度为32.5米,是目前全线路基贯通的最大"梗阻"。

为打通这段梗阻,康中平已经带领工人在危险陡峭的崖壁上日复一日的开凿了3个月,好不容易凿通200多米,一场大雨过后,路基出现坍塌,他又组织工人重新再来。用他的话说,"再难,也不能气馁,不能降低施工标准,安全质量必须保证"。

6.jpg

▲工人正在崖壁上开凿

周良福,红顶特大桥桥面系施工班班长,积极落实公司大干期间要求,发扬"5+2""白加黑"精神,主动出击、不等不靠,加班加点推进桥面系施工,在两河口流域全线创造了最快施工进度记录。但令他最自豪的还不止这些。业主、监理带领相邻标段施工人员对红顶特大桥桥面系施工质量进行观摩并大加称赞,令他异常兴奋,他说:"我也是中铁一局子弟,一定会按照项目部的要求精心施工,打造桥面系样板示范工程,体现我们的专业性,为一局增光添彩"。

7.jpg

▲红顶特大桥桥面系施工

卜耀特,项目部技术员,主要负责工程全线测量工作,在负责隧道衬砌施工的工作人员出差期间,主动请缨补位,搬去施工现场,加强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管理。

张国海,项目部调度兼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工作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得到项目部上下一致认可,并荣获两河口管理局"档案管理先进个人"。

8.jpg

▲红顶特大桥全貌

在红顶项目部全力以赴开展施工生产大干,助力地方交通脱贫攻坚的行动中,像他们一样坚守职业操守、认真负责、努力拼搏的,还有许许多多可爱的一线管理人员和作业工人。他们积极克服困难,勇于担当作为,在雨季施工便道泥泞湿滑,施工物资无法到达现场之际,所有人员排成一排,手与手之间"接龙"传递,并肩奋战,抢出工作效率。

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为了使蜀道不再难,不再成为康巴藏区群众奔小康的"拦路虎",中铁一局三公司建设者提高政治站位,立下愚公移山志,紧紧"咬住"任务目标,将全力冲刺、排除一切困难,加快攻坚步伐,奋力啃下工程项目最后一块硬骨头,早日修通云端"天路",助力藏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9.jpg

▲项目冬施大干动员会



关键词:中铁一局三公司,红顶大桥



上一篇:深圳建工控股VI应用、官网上线及金众地产管控调整三项工作正式启动
下一篇:It’s the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