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14时
历经20个小时不间断作业
洛宁电站项目部泄洪排沙洞
首仓衬砌混凝土顺利浇筑完成
标志着泄洪排沙洞二衬混凝土施工正式展开
这是该项目2020年取得的一项重要施工节点
施工采用长段落台阶消能
为同等规模国内最大最长台阶消能
泄洪排沙洞为洛宁电站项目重难点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长1590米,由于泄洪洞洞内坡度较大,进出口高差达175米,为降低泄洪时造成的冲击力,洞内采用台阶式消能设计,台阶设计长度1076米,每级台阶高度0.6米,是目前国内第一个大单宽流量、高水头洞室阶梯消能工程。
隧道底板采取两种坡度,坡度分别为12.5%、5%,断面高度渐变,尺寸复杂。隧道建成后主要承担下水库泄洪排沙任务,设计洪水概率为千年一遇,设计最大过流能力为605立方米每秒。泄洪排沙洞的施工在整个洛宁电站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便道多次在冲沟内折返
填方量大,施工难度大
泄洪排沙洞位于洛宁电站下水库库尾拦砂坝上游的白马涧河道右岸,通过业主营地堆渣利用区16号便道到达泄洪排沙洞出口。16号便道全长1300米,上下高差172.5米,平均纵坡13.3%,为项目自行设计施工。受地形限制,16号便道多次在冲沟内折返,填方量大,施工难度大,机械设备难以展开,施工周期较长。
"隧道内断面尺寸为7米×8米、7米×9.5米、7米×11米、7米×13米,断面小,底板台阶状且坡度较大,传统的钢轨式移动台车在这种地形的隧道内施工存在行走不便、固定不稳等弊端,为此我们专门定制了三台液压式行走二衬台车,以满足施工需要。"项目经理杜新国介绍。
据悉,泄洪排沙洞二衬混凝土为C35抗冲耐磨混凝土,首仓混凝土浇筑长度10米,厚度0.8米,高度10米,采用先浇边顶拱再浇底板方式进行施工,混凝土用量为220立方米。
项目总工杨文奇介绍,由于洞内水流速较高,泄洪排沙洞底板及边墙混凝土要求较高,施工难度大,工艺要求高,对衬砌混凝土温控、防渗、抗裂、抗冻等方面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并且要达到混凝土镜面效果,以减少水流对混凝土的冲刷。
精细部署、统筹推进
确保首仓衬砌混凝土顺利浇筑
台阶状消能工艺复杂,项目部制定了先边顶拱后底板和先底板后边顶拱两种施工方案交替进行,水新部专家到现场指导时,称此种消能形式为同等规模国内最大最长台阶消能,尚无相关施工经验。
施工前,项目部多次邀请技术专家实地考察指导,与业主、设计、监理多方深入现场研讨,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不断修改图纸,优化施工方案。针对混凝土温控要求,拌合站配备制冰设备和冬季保温设备,同时项目部成立泄洪排沙洞衬砌混凝土防裂QC小组,通过小组活动强化技术保障,保证混凝土质量。
为保证首仓混凝土顺利施工,项目部详细列明准备工作清单,明确责任人和任务节点,从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材料供应、机械设备、安全保障等各方面均做了细致周密的安排。
项目部还多次进行衬砌混凝土振捣工艺试验,先后采用玻璃钢试验仓、木模板工艺试验仓、模拟现场钢模试验仓进行试验,根据试验情况确定混凝土振捣时间、间隔及复振时间,并现场进行技术交底,从而保证二衬施工的正常进行。
根据节点工期要求,2021年5月泄洪排沙洞需具备导流条件,施工工期压力较大。首仓衬砌混凝土的顺利施工,全面加快了隧道施工进度,为项目节点工期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为电站主体标节点工期实现提供了保障,加快了整个电站建设步伐。
关键词:中铁十四局二公司,洛宁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