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设计中心是由雄安管委会统筹的国内主要设计企业在雄安的汇集地。设计贯彻植根本土、回归本元的绿色设计理念,是建筑师引导下全周期绿色设计的示范与集成,通过全过程咨询、限额设计一站式完成的城市更新中的既有改造策略的示范案例。

37.jpg1.jpg© 张广源

2.jpg主入口庭院 ©张广源

3.jpg沿街立面 ©夏至

4.jpg改造前

5.jpg改造前后对比

6.jpg改造前后对比

设计坚持"少拆除、多利用、快建造、低投入、高活力、可再生"的原则与方式,是新城建设中新旧有机结合,利用与发展并存的新方向。

7.jpg崔愷院士草图

8.jpg生态交往平台

10.jpg东配楼庭院 ©张广源

11.jpg檐廊与庭院 ©张广源

我们以"微介入"原则最大化保留老厂房,实现新旧的共生。有效梳理城市界面环境,形成内聚空间,用现代手法延续中国传统院落空间和集群组合的意念,营造优质的办公环境与氛围。

12.jpg主入口 ©张广源

13.jpg檐下空间 ©张广源

14.jpg主入口檐下空间 ©张广源

15.jpg檐下空间院落 ©张广源

16.jpg檐下空间 ©夏至

改扩建采用钢结构装配模块化快速建造,空间做到灵活分隔,功能自由转换,未来全部可回收和再循环。利用挑台、连廊、院落引导室外步行活动,形成多种立体化生态交往空间。

17.jpg模块化加建

18.jpg 装配式钢结构与模块单元

19.jpg空中阳台 ©夏至

20.jpg二层平台 ©夏至

21.jpg挑檐与空中平台 ©夏至

创新利用室内外过渡空间形成阳光外廊,做到使用节约,最大的节能率达到42%。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形成光-电-水-绿-气循环的自平衡。石笼围墙和雨水景观池、实现能量循环与所有拆解废物的再利用。

22.jpg能源自循环系统

23.jpg零碳循环系统

24.jpg生态填充石笼墙 ©张广源

25.jpg石笼墙细部 ©张广源

26.jpg拆除玻璃铺设的海绵院落 ©刘恒

27.jpg前厅接待空间 ©张广源

28.jpg前厅接待 ©张广源

改建完成的设计中心 1-5层主要功能为租赁式办公、智能会议室;加建部分包含多功能会议中心、展廊、零碳展示馆、屋顶农业,以及图文打印、餐厅、便利店、咖啡、共享书吧等配套设施。

29.jpg生态交往平台

30.jpg檐廊与庭院 ©夏至

31.jpg多层次的绿化平台 ©夏至

目前已入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设计研究院、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园林设计院等知名企业。不定期在这里举办的高端学术会议、论坛,设计沙龙,将助推未来雄安建设和创新发展,使之成为雄安设计、艺术、文化、展示的交流的窗口和活力社区。

32.jpg屋顶生态平台 ©张广源

33.jpg园区内的生态景观 ©张广源

项目图纸

34.png总平面图

35.jpg首层平面图

36.jpg二层平面图

1.jpg标准层平面图

2.jpg墙身剖面图

3.jpg墙身剖面图

4.jpg

墙身轴测图

5.jpg改造内容

6.jpg空间形态

7.jpg改造内容

8.jpg改造前后对比

9.jpg生态交往平台

10.jpg主题院落功能

11.jpg远期规划

12.jpg模块化加建

13.jpg绿色性能化分析

14.jpg建筑废渣的循环利用

15.jpg建构一体化细部构造关系

16.jpg环保建材

项目信息

建筑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绿色设计研究院

地址:保定容城县澳森南大街一号,雄安新区,河北,中国

项目年份:2019

建筑面积:改扩建前 10016 m² 改扩建后 12317 m²

设计指导:崔愷;设计主持:刘恒

摄影师:张广源、夏至、林半野 

委托方:河北雄安中设同舟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崔愷、刘恒 、徐风、倪斗、张维蕊、杨明、张崴、杨力吉、黄剑钊;

结构设计:韩玲、祁润田、金辉  、李智博、吴启明、刘晓娟;

给排水:洪伟、经久松;

设备:王平、曾学柏;

电气:龚小亮、宋海滨;

景观:尹迎、李润泽;

绿色咨询:李天阳、刘敏;

室内:徐涵涵、黄鸿、霍红岩;

项目管理:李忠泉、穆歌北、林志男、 刘雪哲;

施工方:丽贝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合作方:北京筑邦建筑装饰工程公司



关键词:钢结构,装配,设计



上一篇:建工控股党委组织开展2019年度基层党委目标管理考核
下一篇:115.15亿元!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签订印尼水电项目EPC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