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重磅推出纪录片《雄安 雄安》,全景记录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非凡历程,深刻解读这座城市从"一张白纸"到"拔节生长"的升级密码,深度展现雄安新区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美好图景。
纪录片分为《使命千年》《未来之城》《心向往之》3集,通过讲述有力量、有温情、有韧性的雄安故事,倾情刻画"千年之城"的时代映像。中铁十二局承建的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区项目亮相央视纪录片《雄安 雄安》之《心向往之》,展现了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区的基本情况及项目部攻坚克难,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的过程。
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区项目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科学园片区,总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地上4-8层,地下2层,由河北省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建设,定位为统筹中科院相关创新资源、建设中科院支持和参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的综合性集成创新平台。
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区项目是中铁十二局在雄安片区又一重点工程。上场伊始,集团公司、工程公司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召开上场筹划会,定资源、定班子、定方案、定目标,通过最优资源要素配置,选用最强战斗力管理团队和专业班组,确保上场策划"一次到位、形成合力、精准受控"。
为高效推进项目建设,项目部在组织机构设立、工期安排、队伍比选及物资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周密安排,建立了"项目部-分项目部"两级管理机构,实行两级管理日例会制度,建立高效沟通和管理体系。采用"资源共享、空间共用、平面分段(分区)、流水作业"的组织思路,实现人员、机械、施工物资的均衡投入,有效克服项目工程体量大、工期紧、施工组织难度大等难题。
为创造"雄安质量",建设者通过数字雄安建设管理平台,统筹调度各类资源,实现全过程精细管理。利用"雄安监理"APP进行质量验收管理,把"自检、互检、交叉检"三道质量检查结果纳入到大数据平台进行管理,确保每道工序合理、质量可控。
建设过程中,建设者采用太阳能集热器的加热装置、PC幕墙、大跨索网幕墙等多项创新技术,开发光伏发电系统,改进传统地暖形式,预制轻薄型地板辐射供暖,应用了多道建筑结构抗震防线理念。
项目从无障碍设施、标识、防护、无障碍客房等方面入手,配有无障碍停车位,园区内盲道与市政盲道接轨,结合单体建筑无障碍出入口,保证了主要人行通道及建筑主要入口可无障碍通行。单体建筑主入口设有低位导览台,为轮椅使用者提供了容膝空间;楼座内无障碍电梯从电梯厅、电梯轿厢等方面融入标识、盲道、扶手、显示屏等20多种设计要素,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
不到一年时间,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区项目如期实现全部封顶。未来投用后,将利用中国科学院的相关创新资源,建设成为中国科学院支持和参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的综合性集成创新平台;成为新时期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推动关键技术在雄安新区落地转化,打造引领雄安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孵化器;聚焦重大科技问题协同攻关,建设融科研、教育、智库为一体的一流新型科研机构。
关键词:中铁十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