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品质发展,工程难关攻克,离不开一支有干劲、有担当的干部队伍。近两年来,轨道公司党委始终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品质轨道"发展的关键来抓,着力通过优化选人用人体系,创新人才选任、考评、激励机制,更好培养、锻炼、识别和使用干部,全力锻造一支敢担当、善作为、能攻坚的轨道交通建设"生力军"。
多轨并行,畅通人才队伍成长快车道
近段时间以来,轨道公司7位"后备项目主管人才库"里的80后干部,相继上任4个项目的党政主管岗位。"公司给了我们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机会和舞台,新岗位上我一定加强锻炼,全力以赴干好工作。"谈及自己获组织提拔重用一事,轨道公司首个铁路专线EPC三门峡项目负责人葛执礼感慨地说。
葛执礼原是央企首批"示范党支部"——豫机城际项目的总工程师,凭着带头冲锋、技术精专的担当表现,在2018 年转岗接任了项目党支部书记。他以身作则抓班子带队伍,实干担当解难题提效益,项目全线铺轨完工高质建设。因工作突出,2020年9月竞聘提拔为新项目经理。这也是该公司近年来持续推动项目主管储备建库工作以来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该公司党委推动分类抓好"选人用人"制度化建设,优化设计出台《后备项目主管人才库管理办法》《项目经理公开竞聘》《干部选任管理规定》等系列制度,推行关键岗位"竞聘常态"、一般岗位"分级管理"、职称评聘"量化打分",认证岗位"市场补贴"和专家人才"选聘结合",构建起多轨制的晋升通道。
近两年,该公司2次组织开展后备项目主管公开竞聘,43名80后成功"入库",制度实施以来,80%后备库人选已走上项目党政主管岗位,人力资源跟上了工程项目上场的"快节奏"。今年7月,他们同步推动总部机构人事改革,开展公司总部中层干部集中竞聘,4名年轻干部提拔为人力、安监、审计等部门负责人,着力构建一支梯队化的干事创业队伍。
从严考评,优化人力配置让干部能上能下
随着公司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确保60多个在建项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项目管理高效建设,成了当前人力管理工作的关键点。该公司优化《所属单位人员调配管理办法》,推行人力资源月报表制度,将项目技术、安全、财务、经管、物资等各类人员依据专业划归班子副职、业务部门梯队培养、归口调配,让人才管理配置优、更灵活;建立项目员工转场评价机制、提拔考核机制,项目间人员转入转出以及项目内选任提职,由人力部牵头组织调出评价、民主测评,测评排名靠后的不予调职,有效解决了干部调动只提不降的用人问题。
"干部管理必须要严管厚爱",该公司强化各级党政主管、班子成员、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廉洁教育及监督提醒,用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监督使党员领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为确保项目管理过程受控,我们这两年启动了工程项目中期评估,推动经管、物资、财务等部门联合督导,严格项目主管履职过程监督,过程考评不达标,予以岗位调整。"公司总经济师禹化才介绍道。轨道公司在去年完成的7个在建项目过程评估、5个项目巡察中,共发现问题32项,提出建议17条,免职调岗项目班子4人。
实干为先,激励红专干部敢为勇担当
"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是对干部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阳宗多次强调。他们引导员工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鼓励年轻干部在一线增长才干、担当作为,一系列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导师带徒"等活动,让盾构技术、测量试验、机械操作等专业骨干在重难点工程实践锻炼,一批90后业务骨干快速成长为项目中坚力量。今年9月,在中铁十六局集团举办的第四届职工技能大赛中,轨道公司15名盾构尖兵,在理论考试和实操竞技中组团捧回大赛一、二、三等奖;公司所属重点工程项目获评了北京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该公司党委对准"升级干部担当作为"发力,动员广大部党员干部将初心与使命内化为"降本、提质、创效"的实际行动,并组织所属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创效故事""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先锋推选活动,"善算计的骆东辉""工程男陆小龙""拼命三郎赵连三"等榜样深入人心,"无悔盾构人王锦涛"先锋故事"七一"期间在全集团范围展播。一批创誉创效、实干敬业的80、90后"先锋人物"走入了广大员工"视野","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和人才得到了嘉奖和重用。
有好队伍才能有好业绩,有好行动才能见好效果。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模范、行有标杆,战斗力不断升级,共同为企业发展担当。海外疫情防控中冲锋在前、护航国内大直径盾构最长距离零误差穿越、带领团队扭减亏创效,更多有冲劲、有能力、有担当的年轻人才被挖掘出来使用起来,汇聚起推动轨道公司品质发展的强大力量,助力轨道公司连续三年进入中国铁建"产值"20强。
轨道公司开展2次后备项目主管竞聘会,43人脱颖而出,成为项目主管"预备役"
关键词:中铁十六局,品质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