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经过建设者4年多的艰苦鏖战,被喻为玉磨铁路"水帘洞"的万米长隧——通达隧道胜利贯通,比预计进度提前半个月。标志着玉磨铁路高地热地质隧道建设取得突破,也为全线后续铺架施工奠定基础。

1.jpg

2.jpg

水淹通达隧道掌子面

通达隧道位于云南省元江县与墨江县交界处,全长11298米,是玉磨铁路全线15座万米长隧之一,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隧道最大埋深745米,最小埋深15米左右,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具有大涌水、高地温、风化槽、蚀变带等不良地质,施工难度较大。施工以来,隧道共发生溜坍、突泥、涌水80余次。

3.jpg

如瀑布一般的流水

自2016年4月进场以来,建设者发扬"温度高,激情更高,涌水大,斗志更大,困难多,办法更多"的项目建设精神,通过科学组织、严格管理、精细施工,确保安全、质量、进度,严格遵循"管超前、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顺利穿越了浅埋层和软弱围岩地段。同时积极推进采用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狠抓过程控制和工序质量管理,不断提升隧道施工标准化管理水平。经过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有效控制了隧道风化槽、蚀变带等施工风险,克服了隧道高地温和大涌水等困难,实现了全隧胜利贯通。

4.jpg

技术员在隧道积水中进行测量

5.jpg

工人们抬水管进行排水抢险

6.jpg

工人们在1号斜井掌子面前进行抽水施工

通达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涌水量非常大,日均涌水达到4万立方米以上,相当于灌满17个标准游泳池,被大家喻为"水帘洞"。同时隧道还存在高地热情况,温度常年维持在40摄氏度左右,喷浆作业的时候,拱顶温度超过50摄氏度。由于隧道内常年涌水,高地温段的湿度在80%左右,洞内水雾弥漫,施工人员就像在桑拿房里面工作,在拱顶作业超过3分钟,就会呼吸困难。开工建设四年多来,由于隧道施工环境较差,这里已经轮换了20多批次工人。

7.jpg

开挖作业

为克服涌水,项目部组建了40多人的反坡施工专业排水队,专门配置力量和技术主管,设置6条专用排水道,安装了20台固定水泵、3套移动泵站,不间断工作,把洞内涌水控制在4个水仓内。为解决高温,项目部加大人员储备,利用"长隧短打"、以空间换时间的成熟施工方案,狠抓工序循环,降低作业人员在洞内作业时间,并在每一个作业面设置空调房,帮助现场施工人员降温。项目部多项措施并举,推进了隧道安全平稳施工,确保了隧道提前贯通。

8.jpg

通达隧道进口

玉磨铁路作为中老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省通往老挝、泰国的重要国际铁路通道的连接线。线路全长508.53公里,建成通车后,云南昆明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仅需3小时左右。



关键词:中铁五局五公司,玉磨铁路



上一篇:蔡彬拜访中国交建华中区域总部总经理彭亮星
下一篇:四公局召开2020年法治工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