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凌晨,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成,由集团公司承建的济莱高铁孝义水库特大桥跨G2京沪高速公路120米连续梁顺利合龙,这是济莱高铁全线合龙的首座主跨超过100米以上的连续梁,标志着孝义水库特大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全线后续的架梁和铺轨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济莱高铁项目经理丁立明介绍,由集团公司承建的济莱高铁站前5标,线路全长20.496公里,标段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涉及2区5镇21个村。其中,路基长度6.236公里,桥梁长度9.515公里,隧道2座长度4.745公里,桥隧占比69.6%。
多次专家评审为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正在建设的孝义水库特大桥全长3.3公里,跨越G2京沪高速公路、G205国道、辛泰铁路、县道、孝义水库等,处于人口密集地带,道路车流量大,部分桥墩与既有瓦日铁路并行施工,安全风险高、技术复杂,是全线的重难点工程之一。"为确定桥梁最优的施工方案,我们邀请社会专家,对施工方案先后进行了多次评审论证,最终确定了安全质量最优、风险最低、实施可靠性最高的施工方案。"工区经理李洪亮介绍。
先进技术保证施工质量
连续梁于2020年7月开始施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采取了0号块多孔振捣、智能张拉等多项先进技术措施,有效避免了蜂窝麻面、露筋、张拉应力和伸长量难以控制等问题。工区总工程师程诚说:"为了确保连续梁按期合龙,项目部采取了节段钢筋预制拼装技术,大大提高了工效,另外在冬季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保证了冬季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凝固强度,确保质量达标。"
多项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先后组织了防汛防洪、高空坠落、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等4次应急演练或专业培训,提高了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实操技能,同时严格落实班子成员带班制度,强化风险管理,对高空作业、电焊作业、张拉作业、挂篮拼装拆除行走作业、起重吊装作业等重大安全风险源加强管控。
在跨京沪高速施工过程中,连续梁采用全封闭制式兜底防护,其与挂篮连为一体,使用方便,安全系数高,有效防范了施工过程中零碎物件掉落,影响高速行车安全问题的发生。
加强管理保证生态安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济莱高铁大部分线路穿越山区,对环保要求更高。集团公司严格落实建设单位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建设"生态高铁"的要求,在桥梁建设期间,建立了高效实用的环保管理制度及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淤泥等施工垃圾,及时清倒到指定弃渣场处理,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对管段内的水质造成污染,同时,对施工道路及施工现场定时洒水,防止产生扬尘污染环境。
据了解,济莱高铁是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有助于山东省内"2小时"交通圈的建设,同时也利于加强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融合发展。
关键词:中铁二十二局,济莱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