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以来,上海市本轮新冠疫情已经持续2月有余。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社会面感染者全面清零,公司在沪各项目复工复产筹备工作也已经启动。为确保复工后各项目精准防疫,掌握人员流动信息、健康状态,各种项目纷纷采用信息化手段,为复工复产工作保驾护航。

数字哨兵+场所码:出入口的电子安全卫士

"48小时内核酸正常,体温36.4摄氏度,允许通行。"在G228公路项目驻地入口处,数字哨兵——人脸测温门禁一体机正在核验进场人员信息。来访者只需面对机器,扫描二维码或者身份证,数字哨兵即可判定其是否符合进场条件,并进行语音提醒。另外,通过扫描场所码,也能准确记录来访者行动轨迹,便于需要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流调工作。

与此同时,项目部积极与技术人员沟通,对设备进行改良。在施工现场,数字哨兵还能够与进出口闸机相嵌套,与人脸识别系统相配合,并连接市交通委管理平台,便于有关部门即时掌握现场情况。

单位抗原检测码:职工的每日健康提示

应属地及业主单位要求,各项目均实行一天一次全员抗原检测制度。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抗原检测结果收集依靠每个人提供截图,工作量大且繁琐。经过一番探索,各项目均在抗原检测平台申领了单位检测码,并设置管理员,检测者只要先扫码再上传抗原试剂图片,检测结果即可同步至后台,便于管理员查看和导出。

各项目通过探索信息化手段,让复工复产工作更加安全、有序,也让人员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关键词:上海,复工复产



上一篇:兴华集团公司举办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及代建管理培训
下一篇:监企"廉"动面对面 同筑反腐防火线——重庆市纪委监委宣传部到房地产公司开展廉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