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诚挚的问候。

  中国三冶职工吕成刚赴京参会,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在大会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吕成刚,男,汉族,1970年3月出生,1989年7月参加工作,高级技师,中共党员,现任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机械安装工程公司南方分公司焊工班长。

  多年来,吕成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本职岗位上勤于实践、善于创新、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等作出突出贡献。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奋斗,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一级焊接技师"、"辽宁省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辽宁工匠学雷锋学郭明义标兵"等称号,并入选"建国70周年百名功勋工匠"名录。

  吕成刚参建的鞍钢氧气厂工程,工期紧、任务重,生产厂商不能按时完成制作任务。当时正值炎夏,空分塔外面温度为33度,塔内的温度早已高达到四五十度,电焊火光灼烤皮肤,刺鼻的气味熏得人头痛。吕成刚在环境极其恶劣的塔里一干就是两个小时以上,汗水浸透了他的工作服,头上的汗珠连成串儿地往下淌,在焊接过程中他几近虚脱,可他就靠着一股子拼劲儿,带领电焊班夜以继日地抢工期,最终出色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在接下来的工程中,他用这种拼命精神带领着工友们完成一项又一项的挑战,被同事们称为冶建工地上的新"铁人"。

  1998年,吕成刚被确诊为甲状腺癌,吕成刚先后进行了两次大手术,医生告诫他不能再从事焊接工作,但他用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病魔,重新拿起焊把,重新返回焊接岗位,成为新时代励志的精神强者,在病魔抗争期间他编制的《施工焊接工艺手抄本》被广泛应用到施工现场。

  在本钢6万立制氧工程中,吕成刚使用传统方法完成塔复合需要15天,400t吊车15个台班。面对这种复杂而又耗时的困难,吕成刚主动请缨,提出采用新式分馏塔复合方法,提前算出塔周长及错变量,分三十六等份一次性焊接成型200mm长,焊接后即可摘勾。此方法可提高塔复合工作效率50%,并节省吊车台班费20万元。由于焊接手法创新,本钢6万立制氧工程获得了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随后,他又使用这种塔复合方法先后在凌源3万立制氧工程、莱芜6万立制氧工程中再次复制了成功,为之后的塔复合工作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工作模式,而通过这种方法所节省的经济成本更是不可估量。此外,由他潜心研究、探索总结的"双人双枪对焊"焊接方式,使分馏塔复合焊口达到一次施焊成功,为企业节省资金50余万元;他提出的可熔衬环代替管道充氩保护,既提高焊接效率,又降低焊接成本,填补了冶金行业领域里的空白、为企业创造了又一核心技术。

  2015年5月,中国三冶吕成刚劳模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并作为吕成刚传帮带"一对一"教学阵地。几年来,该工作室汇聚团队智慧创新实践、科技攻关,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新活力,成绩斐然,实现技术创新12项,实用新型专利64个,发明专利5个,创造经济效益500万元,进行技术技能培训400余人次,"导师带徒"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34人。该工作室为公司健康和谐发展,为国有企业保值增值、提升核心竞争力做出了巨大贡献。2020年吕成刚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获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

  吕成刚积极参与技术下乡,把先进的焊接技术带给乡镇企业,助推城乡发展。2019年,吕成刚和他的徒弟机装公司技能培训教师耿忠权,受邀参加鞍山市总工会主办、海城工会协办的"送技能、进企业"活动,出席讲授专业技术,参加此次活动的乡镇企业达十几家,学员40余名。活动上,吕成刚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氩弧焊管道垂直固定口的焊接》,并现场亲自演示教学,他为在场学员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技实践课,让学员们受益非浅。吕成刚通过这种教学形式,传递"工匠"精神,并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夯实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决心信心和精神动力。

  在弧光闪烁中,吕成刚怀着对焊工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战胜各种难题,尽职尽责,用纯朴的"焊把"书写奋进的人生,用无怨无悔的执着彰显新时代劳动模范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中国三冶



上一篇:中建科工召开全国劳动模范座谈会
下一篇:中国一冶员工南足刚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