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伟的金字塔
神秘的狮身人面像
穿境而过的尼罗河
构筑起人们对埃及的鲜明印象
而今,这片孕育过古老文明的土地上
中建八局参建的埃及新行政首都商务区
正一步步拔地而起
开罗时间9月3日上午
中国建筑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
举行"建证幸福"云开放日
驻埃CRI记者王馨和埃及员工瓦利德
用直播镜头带领观众
近距离走进这片沙漠中的新城
多角度立体展示项目建设生产情况
探秘埃及新"世界之最"
2016年,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和埃及总统塞西的共同见证下
中国建筑与埃及住房部签署
埃及新行政首都一揽子项目总承包框架协议
该项目占地面积50.5万平方米
共20栋单体建筑
包括12栋高层商业办公楼、
5栋高层公寓、2栋高档酒店
以及385.8米的"非洲第一高"标志塔
技术工程师瓦利德介绍
在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
中国建筑一手抓生产,一手抓防疫
第一时间采取了有效防疫措施
比如车辆消毒、人员测量体温、
来访人员办理通行证、进场员工隔离14天等
不仅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也有效保护了项目人员的健康安全
共80层的埃及新首都标志塔
现在已建设推进至第40层
建造过程中
中国建筑创下多个在埃施工记录:
使用自主研发的"造楼机"
最快施工速度可以达到五天一层;
配置3台动力塔吊
成功吊装标志塔重达28吨外框钢结构;
单次浇筑最大体量筏板18500立方米
单小时混凝土浇筑量785立方米等
土建工程师穆哈迈德介绍
这些记录在现代埃及建筑史上也尚属首次
在项目部的模型沙盘前
项目监理班纳说:
"埃及新首都项目由总统塞西提出
旨在通过迁移首都有效缓解开罗拥挤问题
并将政府服务机构转移到交通便利的区域。"
埃及新首都CBD项目上2000多名员工中
有许多埃及职业女性的身影
哈南是最早在中国建筑工作的埃及人
她说:"我从22岁加入中建
在这里工作已30多年了
这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也将成为我人生中的最后一份工作。"
设计部的玛丽与中国的缘分
要从她母亲开始算起
40年前,玛丽的母亲成为埃及
最早一批学习汉语的大学生
40年后,玛丽入职中建埃及分公司
工作后,玛丽不仅参与建设工作
还和她的母亲一样成为了中埃文化交流使者
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保护红海行动、
慰问孤儿院和"唱响埃及"华语歌曲大奖赛、
中国电影周等社会责任和文化交流活动
"能参与建设家乡最大的项目
我十分的自豪!"玛丽说
"很高兴能在中建工作
我很喜欢这份工作。"
"中建的同事们给了我家的感觉
希望我们的大家庭越来越好!"
"CBD项目一定会成为埃及的新地标
我很自豪参与了它的建设!"
"希望我的中国同事们
能在埃及找到家的感觉,我爱你们!"
"祝愿中埃友谊万古常青!"
……
这是埃及属地员工的心声
满溢着自豪与期盼
中国建筑进入埃及已有36年
先后承建了开罗国际会议中心、
苏伊士投资服务大楼、
埃及自由语言学校等一大批标志性建筑
这些建筑至今使用良好
成为一条条联通两国的纽带
长久地见证中埃两国深厚友谊
埃及总理马德布利曾表示
要将埃及新首都CBD项目建设成为
和埃及金字塔相媲美的伟大工程
如今,无数中埃建设者正为
建设埃及壮美的未来城市画卷不懈奋斗
在"一带一路"上筑牢中埃友谊丰碑
国内外媒体报道精彩纷呈
埃及云开放日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人民网、环球网、中国网等中央媒体对开放日情况进行了多语种、全方位报道。
关键词:中建八局,世界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