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小租赁商应收账款比例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公司资金周转和持续经营;其实大部分中小租赁商也不是不知道收回欠款的重要性,但由于精力都放在了设备的出租率上,导致回款一塌糊涂;在这个行业从事的时间久的租赁商就会发现,每到年底,各种悲观论调,风险提示就占据整个微信群和朋友圈,这两年尤为明显,当面对"宏蜂众"的大幅扩张,租金的持续下滑,对于赚钱效应的下降,简直觉得世界末日都要到了。年底的租赁淡季又加剧了这种忧虑的情绪,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观点就是:

"明年打死我也不能再上设备了…"

"这个市场要完,再这么下去,真得考虑转型了…"

然而,过年之后,一看市场缺车,再加上主机厂的激进的销售政策,画风马上一转,大家立刻把焦虑抛之脑后,开始排队买车了,各厂家的设备被抢空,2021年上半年持续三个月的低米数设备严重缺车就是例证,租赁商们经常可能因为抢不到设备给客户而对主机厂怨声载道,仿佛他们和年底抱怨行情不好、坚决不再上设备的根本就不是同一波人。

根据市场调研,高空车中小租赁商平均应收账款在300万左右,实际可能更多,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么多的应收账款呢?

1、竞争持续加剧

首先是大项目的竞争,集中在某几个常见应用领域的过度竞争,除了价格、利润的下降,还带来对客户话语权减弱、被迫"放宽"回款条件。租赁商竞争大项目的原因在于一次性租赁台量大、整体租金收入高、综合利润高,但带来的弊端是回款周期长,一旦客户逾期甚至形成坏账,会对租赁商的正常经营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是小租赁商、可能因此被拖垮;其次是租赁商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全国性大租赁商和地方型小租赁商抢单时,低价和低付款条件一定是最常用的竞争方式,带来的风险是现金流减少、回款的不确定性增加。

2、回款意识欠缺,能力弱

高空作业平台行业约70%数量的租赁商为中、小规模租赁商,且入行时间短,回款意识欠缺,回款管理能力弱。回款意识弱,表现在租赁商不是不知道要钱重要,而是认为客户少、自己都清楚客户情况、能管的过来,愿意相信客户的口头承诺,表现在文本文书上的约束少,公司合同文本很多都是自己参考拟定,每份合同的签订没有法律专业人员的审核;同时,要钱的方法比较简单,多为到时催款、事后催款,没有常用的"多级催收"制度,而且事前的信用考察基本不做或简单打听了解。

3、担心得罪客户

租赁商作为乙方,都有怕得罪客户的心理,不愿因为要钱伤了感情,不愿意因为拖欠款就真的设备停机、拉回设备,更不愿与客户对簿公堂。"客户是上帝"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引导企业创新、满足用户需求,但另一方面却"惯"出了客户的坏毛病。这种现象不仅在工程机械行业有,其他很多行业都是如此。客户的某些要求并不合理,但大到政策法规、小到一纸合同的文本却对他们的监督约束很小,乙方只能听他的,否则生意就别做!

4.租赁手续不全

设备租赁手续需要设备合同,对方营业执照或者身份信息,进出场交接单以及每个月的对账单等,每个项目这几个资料一定要全,缺一不可,但现实操作中,可能比较困难,比如有的项目用公司签的,进出场和结算单是个人,忽略了个人要补一个在职证明,有些个人老板由于主观或者客观原因,不能按时签完所有手续,有的业务员不重视,闲麻烦,从而导致没有全套手续,有些都是等到起诉的时候才发现缺这缺那,这时候可能客户已经不愿意配合补齐租赁手续了。

怎么避免产生过多的应收账款,首先我们应该从最简单的回款管理规范做起,做足预防措施,每个客户都要签订正规合同,进出场交接单,收款单,必须要负责任人签字并摁手印,每月租金台账要核对清楚,由专人负责,定期对账,提前电话微信通知催款,让客户培养起定时对账,按时回款的好习惯,千万不能哪天想起来哪天再去做。

多年的高空车租赁经验也告诉我们,催款要钱也没什么技巧,电话、上门、律师函、委托第三方、起诉,也就这么几个步骤,但催款的确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事情,回款是企业的生命线,拖垮一家公司的可能不是没有利润,而是现金流断裂,业务和回款永远是我们广大中小租赁商的两件大事,"宏蜂众"虽然这几年把租赁市场搞的"民不聊生",但资本家们终究是要讲求利润的,一旦宏信香港上市成功,黄蜂做到一定规模,众能顺利涅槃重生,市场终究要回归理性,只不过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等待;摆在我们中小租赁商面前的最大困难,绝不是巨头们把价格搞的多低,而是你的钱还有多少在别人的口袋里。




关键词:高空车租赁



上一篇:三一重工入局电池回收!巴特瑞成合作伙伴
下一篇:市委书记王晖调研南通创新区紫琅新天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