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地铁公司长沙轨道交通6号线东段首台盾构机——"星城一号"顺利始发,标志着盾构施工准备完成,正式进入掘进阶段。看着"星城一号"的刀盘缓缓进入始发洞门,自开工以来的种种艰难、考验历历在目,盾构负责人王连富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以"红花蕊"为喻,当即赋诗一首,祝愿盾构作业开门红。
此次始发的龙大盾构区间右线(龙峰站-大路村站),全长1516.2米,是6号线全线在疫情期间首批复工的项目,全线今年首个盾构机下井始发的项目,同时也是全线盾构始发环境最特殊、最受关注的项目。
盾构负责人介绍,"这次盾构始发之所以特殊、受关注,主要原因是作为始发站的龙峰站东端为单层结构,车站埋深大,围护桩悬臂长,挡土墙的侧向力已经达到了理论值的极限,这种情形给盾构施工生产组织造成了很多难题。一是车站顶板离地面较远,作为施工场地的使用效率较低;二是龙门吊轨道梁施作和龙门吊架设十分困难。"
自复工以来,长沙项目部和地铁公司盾构专业一队成立技术攻关组,仅龙门吊轨道梁一项工序就先后讨论了不下七八个技术方案,经过多次比较和优化,最后敲定了采用"钢管桩加型钢梁"的施工方案。这个源于桥梁施工和基础加固的设计理念应用于盾构施工尚属首次。
盾构队员们不辞劳苦,不明白原理的就找专家咨询,不会计算的就找专业人员学习、共同研究,终于在集合各方技术力量的基础上按期完成了轨道梁的施工任务。
同时,为了提升设备性能,降低掘进风险,盾构专业一队多次联合铁建重工对盾构机进行了针对性地优化、维修和改造,"不给失败留借口"。
该盾构机前身是铁建重工生产的DZ197号盾构机,曾多次穿越重大风险源,分别在新疆、呼和浩特创造了多项建设佳绩。
此次为适应长沙的中风化泥岩的地质环境,项目部对盾构机进行了针对性地升级改造,如将螺旋机升级维修,更换淘汰的油脂泵,增大刀盘中心的开口率等,使盾构机更加适应在泥岩中进行中长距离掘进施工。改造一新的盾构机被赋予了新的编号、新的名字,DG547号盾构机——"星城一号"就此诞生。
据了解,长沙市轨道交通6号线是加强城市"一主两次"跨江联系,引导城市东西向拓展的骨干线路,工程意义重大。
为推进工程有序平稳进展,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盾构专业一队成员自2月8日起,陆续返岗复工,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了龙门吊基础梁施工及其后续配套设备的调试。同时,在施工一线成立了地铁公司盾构专业一队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精神,严格做好现场防疫工作,实现以"严"促实,以"严"保安。
下一步,长沙项目部将在保证右线盾构机平稳掘进的同时,继续准备左线盾构机的安装调试,以期两台盾构机并行施工,夺回因疫情而滞后的工期。
关键词:中铁十六局,轨道,盾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