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出征披战袍,火线驰援建方舱,不破楼兰誓不还,硬核抗疫显担当!"11月11日,历经15个昼夜的攻坚克难,由集团全面统筹调度,湖南建投四建集团承建的邵阳县竹山方舱隔离点医院顺利交付并已投入使用。15天!青春微光,星火成炬。公司团委在公司党委的领导和号召下,火速集结团员青年,组建青年突击队,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让团旗紧跟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其中不乏"疫"瞬间,让人破防。

"党旗所指,团旗所向!"在公司党委召开项目建设动员与部署会议,公司团委发出《"疫"起 一起——关于招募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的倡议书》,"我单身,请组织派我上!""我年轻,经得熬!""不知道能做些什么?一切听从组织调配"……200余名青年志愿者"疫"呼百应,积极报名,抢占热线。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志愿服务队等多支队伍集结出发,3小时到位,化身"夜行军",直抵邵阳。"我们当时安排了专人接听报名电话,除了自动填写报名信息的,还收到不少的‘催征’电话。"相关负责人表示,报名者以自助填写表格的方式自动进入志愿者数据库,根据项目指挥点需要随时调配参与服务。

"请党放心,战疫有我!"邵阳是公司的注册地,是公司的根,面对疫情,他们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往无前,是"孤勇者",是"逆行者",更是"坚守者",赶赴邵阳的第一时间,他们冲在前、靠得住,顶得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请党放心 战疫有我"的铮铮誓言,用大爱筑起项目建设的"红色屏障"。

罗枭李婉滢:"疫"起是最深情的告白

"现在出发邵阳县?疫情?好,我来……"放下电话,罗枭转头望向妻子说,一个眼神,足以理解,"去吧!"作为首批前往疫情"战场"的工作人员,一个又一个电话转接到罗枭的手机上,联络、接送材料、安排运输、架设隔挡,奔跑在现场协调安排,忙得"不亦乐乎"。凌晨2点刚躺下,4点就被手机叫醒。为了给丈夫更多的支持,李婉滢主动申请任务,负责协助公司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我们都是这个城市的一员,累点没有关系,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这对年轻夫妻表示,"疫"起是最深情的告白,等疫情散去,我们再牵手去拥抱这座美丽的城市,去感受每个街角留下的温度与坚守。

卢思航:我是00后,战"疫"不落后

自邵阳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时,00年生的卢思航就一直关注着邵阳疫情的消息。10月28日上午9点,看到赴邵阳县隔离点援建方舱医院的招募通知时,他正在医院陪母亲看病。即使在那一刻,他也只有一个想法:奔赴邵阳。等把母亲送回家后,他便往首批援建队的集合地赶。卢思航白天负责分发饭菜,晚上负责录入各班组700多名进退场人员名单等工作。首次开展工作时,因身穿严密的防护服,他感到十分不适,呼出的热气让护目镜变得模糊,让本就有限的视线变得更加不足,因为怕缺氧,影响着录入工作,连话都不敢多说。他不断自我激励:"我是00后,战‘疫’不落后,作为建投一员,不再有新手熟手之分,必须能够上得去、顶得住、打得赢。"于是在坚持和强忍中,他快速适应了一切,全身心投入到抗疫援建工作中……

吕强:"疫"无反顾,守卫我的第二故乡

提起吕强,同事们第一印象都是"有些腼腆"、"胆子有点小"的一个江西伢子。谁也没想到,在招募赴疫情隔离点援建方舱医院时,平日有些胆小的吕强却是回复最快、态度最坚决的"排头兵"。"我去!"开工即冲刺,每一天都是2至3万+的步数,每一天都是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每一天都是夜以继日,通宵达旦。为了配合挖机道路与排水沟开挖指挥工作,吕强一站就是一天,一喊就是连续几小时。每一天任务结束,吕强都感觉自己下一秒就可以栽倒到地里,闭上眼睛就可以睡着。"我的责任在这里,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一定要守护好它。"这是他的战"疫"宣言。

贺立东:谢谢妈,我在衡阳,一切都好

11月4日早上8点,贺立东作为隔离点防疫人员已连续值班了整整16个小时,刚脱下防护服的他只想躺下睡上一觉,突然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儿子,上班了吗?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给你发了个红包,你记得请同事一起出去吃个饭庆祝一下哦!"电话那头妈妈的想念穿过信号到达贺立东的心里,疲惫的身体和母亲的温暖让他差点就要告诉妈妈自己在抗疫支援,他摸摸鼻子,说道:"谢谢妈妈,我在衡阳,上班很好。"每天十多个小时都防疫岗位上,而在剩下的几个小时中,只要项目有需要,他就立马补上。深秋的天气温差很大,贺立东身上的防护服一穿就是一天,每次脱下防护服的时候双手沾满的滑石粉,看着真是让人心疼。可第二天,贺立东穿上防护服的时候又是满血复活、能量爆棚的抗疫战士。

许津彬:退伍不褪色

以空中视角、俯瞰大地、记录方舱建设全过程,航拍摄影人员许津彬,退伍不褪色,凡事抢在前、干在先,通过无人机航拍技术对营地建设全貌进行整体拍摄,对照拍摄影像资料,帮助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清晰的了解各施工面和各区方舱的建设进展,找出存在的不足及隐患,及时调整措施,优化设计布局。参与到一线建设中,协助施工建设人员放线、挖排水管沟,污水管道,舱体吊装,材料运输,抢着搬运床体床架,归整物品摆放,严格要求卫生整洁,每天睡四小时的睡眠成为他的常态。他感叹:大家灰头土脸的样子,打着地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样子,仿佛回到了部队野外驻训的日子,心中充满了力量和热血。

雷有元:喊破嗓子也没关系

10月29日晚,收到指示,雷有元背着一个双肩包,跟着队伍就坐上了前往邵阳县的大巴,一到现场他立马进入状态,向领导确认自己的分工任务后,顾不上休息,他立即前往施工场地指挥碎石进场、场地平整,以及排水、排污沟的开挖。他一边指挥着机械,一边还要对工人进行工作指导,施工现场的噪音震耳欲聋,他为了让工人们听得清楚,不得不提高嗓门。在第三天,嗓子就已经不堪重负发哑失声。每次别人问他怕不怕的时候,他总是笑着的说:"怕啥,我年轻,带着光来的,病毒看到我躲都躲不赢呢"。

肖波:当好战疫"后勤兵"

"有一车医疗物资大约凌晨2点运达,需要立即接车卸货"接到任务,肖波迅速起身驱车至10公里左右的高速路口等待物资车辆的到来,深夜的寒冷也阻挡不了他火热的心。将一件件物资搬进公司仓库后,已是凌晨近4点。"后勤不靠后,保障冲在前"。收集务工人员用餐人数、联系饭店、采购工具、分配工人用餐......他总是奔波在路上,在每个饭点开着皮卡车准时出现,将"疫"日三餐准时送到每个工作人员手中,确保抗疫前线的建设者们能按时吃到一口热饭。

天地苍苍,乾坤茫茫

四建"邵"年,顶天立地当自强。

"邵"年四建者,则四建"邵"年之责任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邵"年。

"邵"年智则四建智,"邵"年刚则四建刚;

"邵"年强则四建强,"邵"年勇敢则四建勇敢;

"邵"年坚守则四建坚守,"邵"年顽抗则四建顽抗;

"邵"年胜于疫情则四建胜于疫情,

"邵"年壮哉邵阳则四建壮哉邵阳。

疫令始起,百应其惶。"邵"年出征,点亮邵阳。

白衣守卫,红衣扶帮。蓝色四建,寄予希望。

项目现场,井然流畅。战斗堡垒,矢志坚强。

日闻鸡啼,盖起板房。夜至五更,建起方舱。

纵有疫情,毫不恐慌。看我"邵"年,必打胜仗。

美哉!我"邵"年四建,与天不老!

壮哉!我四建"邵"年,与国无疆!



关键词:湖南四建



上一篇:施工总承包单位被依法立案!临时雇佣零散工人,致工地出现阳性病例!
下一篇:国机工程集团总部(中设集团)召开乡村振兴业务模式交流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