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建八局承建的
全国首个以科研院所为技术牵头的
国家级生物技术研发基地——
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项目
顺利冲出正负零
全面进入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
用精工匠心"建"证科技创新
科学高地: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项目
是由科技部推动建设的
第三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总建筑面积17.7万平方米
是集科技研发、国际交流
科教融合、创新孵化和生活服务等功能
于一体的现代化创新平台
项目建成后对于我国
在医药、食品、石化等领域
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制约
提升我国关键领域技术创新能力
应对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变革
支撑高质量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项目团队充分发挥EPC模式的自主性
依靠中建八局设计管理总院优势
强化多专业、多工序计划节点管控
确保计划更精准地贯穿全过程
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精密建造一级实验室
实验区建设内容包含生物化工
农业和医药、机器人工作室
生物实验室等多个一级实验室
不同实验室对负压、空气质量、
水质、洁净程度等也有不同的要求
工程采用装配式"搭积木"的方式
确保112个一级科技研发实验用房"精密建造"
变风量系统可对气流进行精准控制
纯水系统运用先进的水处理工艺和设施
产出一级水标准用水
氮气系统通过吸附、分离、冷干、精密过滤
产出不低于99.99%的实验用氮气
……
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保证实验室达到
无菌、负压、洁净的一级要求
中建八局创新基础设施工程巡礼
(仅为部分代表工程)
"我要当一名科学家"
是大多数人小时候诉之于口的梦想
今天,铁君带你走进
科学家的"秘密基地"
中建八局建设的创新基础设施项目
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项目
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项目是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包括仿真中心和实验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一流地震工程科学中心,有利于从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向减轻地震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大口径空间光学载荷综合环模试验平台
大口径空间光学载荷综合环模试验平台是"十三五"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际领先的具备综合光学试验能力的空间环境模拟试验平台,为我国开展载人登月、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等重大航天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中科院物力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
中科院物理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是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是国际上首个集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和超快光场等极端条件为一体的用户装置。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的提升我国在物质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综合实力。
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项目
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项目是国家航天领域、工业与信息化部、东北三省唯一一项大科学工程,是国家重点规划工程。它聚焦航天领域的重大基础性科学技术问题,构建我国首个空间综合环境与航天器、生命体和等离子体作用科学领域的大型研究基地,对我国加快实现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的跨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子科学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中子科学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项目是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四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东莞市政府共建,建成后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未来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及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粤港澳科研中心,打造世界级学术交流中心。
合肥中科院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
合肥中科院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项目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拥有全球最大量子实验室,承载我国首个"天地一体化"量子实验室,对于保障国家重要行业信息安全、提高大数据计算速度、实现量子通信及衍生行业兴起具有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加快科技创新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助力主流科技的研究和开发
八局人在行动
关键词:中建八局,研发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