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7日晚21:20,中央电视台CCTV-17《振兴路上》节目开播,视频画面把观众带入了如诗如画的乡村图景中。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海门常乐镇中南村党委书记陈锦石作为访谈嘉宾之一,应邀连线参加了本期节目,为全国观众讲述乡村振兴之中南故事,传递中南声音,传播中南文化。

节目结合全国各地乡村振兴实际,聚焦各地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刻,不断探索乡村振兴发展的新举措、新实践,挖掘生动鲜活的典型事例,还原乡村振兴生动场景,观察乡村振兴微观机理,最终彰显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中南集团经过34年的发展,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始终肩负社会责任,关注乡村振兴,全力支持家乡经济建设,尤其是支持常乐镇中南村的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让中南村一举成为全国文明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小康示范村等荣誉。

董事局主席陈锦石在节目中回顾了中南的发展历程,以及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心路历程。

正如央视主持人所说:100多年前,清代实业家张謇在家乡常乐 兴办实业、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影响深远。100多年后,另一位常乐人在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后,也回到家乡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致力于把张謇精神发扬光大。

当主持人问董事局主席:您一直把张謇视为榜样,哪些品质对您影响最深?董事局主席陈锦石说: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南村人,从小深受张謇不怕苦的实干精神影响。1988年,村里经济薄弱,我带着28个农民务工兄弟,揣着5000元资金,远赴山东从事劳务分包工作,靠一把泥刀、一只灰桶和不怕苦的精神,坚持了下来,打造出了一个民营企业500强。而张謇先生始终强调的中国本土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群体意识和家国观念引领着我,96年,我便将公司总部从青岛迁回了老家中南村,后来又担任了村支部书记,希望能通过"村企共建"的模式带动家乡发展。

在主持人问及传承和发扬乡贤文化方面做了哪些尝试、效果怎么样时,董事局主席陈锦石深有感触地说:自从我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一直投身于提升村里产业发展,但渐渐意识到,村民们荷包鼓起来了,有了面子,"里子"更不能轻视,我们提出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成立了明确矛盾调解的"老娘舅"、平安稳定的"守护员"、农村群众的"服务员"的"三员服务队"。我们对村里老建筑做了修复,对老街做了复原,对老建筑的工艺工法进行了复原。找了当年很多老的匠人到现场来看、来指导。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即将失传的建筑技术做好传承。张謇先生是海门常乐人,我也是从海门常乐走出去的。我回馈家乡,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将小镇打造成"乡村振兴新样板"。

中南村经过20年时间的发展,村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各界也是有目共睹。作为中南村党委书记的陈锦石,带领村民搞基础设施、兴办设施农业、高效农业、村企携手推进村级工业园区建设,带动村民致富增收,获得了成功。

2021年6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庆祝建党100周年"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南村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中南村党委书记、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参加了大会,并代表千名村民在大会现场接受了表彰。

学先贤造福桑梓

中南村因地处海门区常乐镇中南部而得名,村域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1039人,人均可耕地面积仅有0.36亩,是著名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故里。

张謇先生的爱国精神、坚毅品格耳闻目染,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南人视先贤为榜样。

20年前的中南村经济薄弱,农田高低不平,粮食产量不高,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清贫。

近年来,在陈锦石的带领下,中南村党委秉承张謇先生"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围绕 "打造乡村振兴的示范村、样板村"的奋斗目标,带领党员群众励精图治、苦干实干,依托中南集团,走出了一条党建强村、产业富村、民生暖村、文化润村、依法治村的发展之路,村党委下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4个,党员108人,至2021年,中南集团在中南村总投资额超4亿元,全村经济总量突破8亿元,2020年村集体收入109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5.3万元。

中南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绿色小康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江苏省生态示范村、江苏省小康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魅力乡村。

2013—2018年,作为中南村带头人的陈锦石连续两届当选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积极参政议政,多次向两会提交有价值的提案,受到广泛关注。

产业兴村提升支撑力

高标准制定"两心五轴七片区"的规划布局,依托村企联建红色联盟,探索发展以建筑业为支柱、民营工业为主体、现代农业为基础、特色旅游业为依托等产业体系。

村里先后引进环宇建机、百卡弗食品等6家企业,年创工业应税销售15亿元,每年净增村集体经济收入60多万元,实现了村企"双盈利"。

投资1100万元,进行大棚改建,基本实现全村无裸地。积极引进人才创业项目,氨芷汀兰高端农业垂直绿化项目落地中南村,配套扶持人才创业资金300万元。与区农科所合作,强化技术培训,种植西甜瓜、葡萄、猕猴桃、高效蔬果等,为村民增加就业150多人次,增加收入超200万元。

大力建设中南路景观轴、幼儿园路景观轴、生态田园景观轴,重点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已形成休闲采摘、农学体验、村内游环线。

民生暖村提升服务力

村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突出民生改善,不断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稳步推进"幸福安家"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农民聚居区,采取建筑面积拆一还一,差额部分收取1500元/米²补贴价的搬迁模式,共建设农民别墅391套,86%的村民住进了别墅区。

村里主干路全部硬化,生活污水全部接入管网,所有沟河全部整治疏浚。新增绿地6000平方米,获评国家首批森林乡村。

中南集团为村民提供了建筑、物业、金融等各个领域的近300个岗位,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12%以上。对村内70岁以上老人补贴全额农村基本医保费用。

中南村党委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建成了"5分钟便民服务圈"。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民生小事小黑板,将平时村民要求办理的民生小实事,按照轻重缓急,整理归类在"小黑板"上,并亮出责任人和办理截止时间,及时解决了村民群众的燃眉之急。今年以来,上榜的36件民生小实事,落实率达100%。

党建强村提升组织力

中南村与中南集团统筹各方资源,树立"大党建"理念,构筑"大整合"格局,发挥"大融合"效应,激发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聚力乡村治理的强大动能。

常乐镇党委选聘陈锦石返村担任村党委书记,并配强村"两委"班子,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0岁,学历都在大专以上。

在居民集聚区建设"党建小场心"3个,统一配套指示牌、意见箱、议事桌、学习角,开展"织好红网格、系好红绳结"活动,使之成为党员群众宣传的阵地、学习的窗口、议事的平台。

开展党员"先锋联户365"行动,全面推行党员户挂牌,党员按照"一户十联"原则,就近就熟确定群众联系户,做细党建"微网格"。党员志愿者领办"小路长""小宅长""小河长",细化责任分工,带动村民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文化润村提升软实力

村党委以传承弘扬乡贤张謇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为抓手,不断提升乡村文明软实力,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在村内建有张謇家诫园、村民公园、门球场、灯光篮球场、阅览室等多个设施场地。2020年总投资2500万元,建成集农家书屋、村民健身休闲、村史教育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南书院,目前已经交付使用。

在党员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好"听张謇事迹,说张謇故事"系列活动,在全村上下形成学习张謇精神、宣传张謇精神、传播张謇精神的浓郁氛围。

开展 "最美庭院""好家规"评比等活动,成立"道德银行",实施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制度,提升了村庄的文明程度,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

依法治村提升治理力

2020年12月,全国乡村治理现场会观摩了中南村乡村治理工作,对该村依法治村的诸多创新举措给予了高度评价。该村党委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村党委切实把群众组织起来,成立"三员服务队",即明确矛盾调解的"老娘舅"、平安稳定的"守护员"、农村群众的"服务员",有138名党员群众参加。

围绕换届选举、文明城市创建、征地拆迁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开展"法治宣传周"、全民普法等活动,着力提升群众法律素养及法治观念,获评"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村党委制订《村规民约》,用公序良俗约束村民行为,推动村民自我教化,村里连续10年没有发生社会治安事件。

深入推进乡村治理网格化、智能化、精细化,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全村3个治理网格、9个微网格高效运行。投资200万元布设"全景中南"监控系统,并开发"智慧中南"APP,整合政务、医疗、交通等服务资源,实现了技防全覆盖。村民群众的安全满意度达99%以上。



关键词:中南集团,振兴路上



上一篇:更新啦!小宏人带你解读宏信建发产品线(五)
下一篇:炎炎夏日送清凉,丝丝关爱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