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推进创造创造行动,必须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今年以来,中铁十二局集团建安公司围绕提升效益效率,"揽、干、管、算、收"并重,多管齐下打出了一套降本增效的"组合拳",不断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之基。
"要坚守‘工期是最大的成本’理念,紧抓工期与规模这条主线,聚焦合同工期管控,切实转变传统的工期管理机制,严格以合同工期为管控目标,加强工期履约考核,在确保任务按期完工交付的同时助推创效能力快速释放。"在2023年工作会上,建安公司明确提出,"特别是重难点项目,要加快节点突破,‘建安速度’要实现再提速、再突破。"
建安公司始终把工期作为履约的第一要务,精心编制和调整施工组织设计,及时沟通协调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问题不过夜",形成了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重大节点和年度计划的工作机制。
在今年前三季度,建安公司扬州朴席新能源产业载体一期项目部精细策划,周密组织,23天完成7500吨钢结构安装,60天完成4亿产值的机电安装工程,开工后124天具备设备进场条件,提前完成工期目标,不仅创造了建安公司厂房项目快速施工之最,更是被业主夸赞为厂房快速施工的典范;成都天府站项目部积极组织、超前筹划,提前28天完成了工作面移交,高峰期单月完成产值达4.15亿元,刷新了建安公司在站房领域的施工速度;雄东片区B单元安置房项目自进场以来先后克服征地拆迁慢、图纸滞后、地质条件复杂等诸多不利因素,提前半个月实现了主体结构的全部封顶,受到业主和雄安新区政府部门的一致好评,为建安公司站稳雄安新区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今年以来,建安公司强化顶层设计,各项目均按照工程总承包模式进行管理,坚定推进"标前两定、一率到底、期效激励"的总方针,以每标必测、准确测算为目标,压实区域公司标前测算主体责任,明确事业部经理为标前测算第一责任人,审慎投标决策,提高测算准确度,提高风险识别和化解能力。施工过程中将总承包策划、设计优化和施工图应用贯穿整个项目各周期,遵循"不超规模,不超标准,不超概算"以及"费用用足"的原则,实现全过程成本预控管理,预防亏损,为企业节流创效。
从今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建安公司通过项目筛选和标前测算,垫资项目趋于"归零"。已承揽到的新建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珠三角枢纽机场段站前工程、扬州朴席新能源产业载体一期项目、太原市万柏林区大众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项目EPC总承包项目等大型项目,既增加了要素集中度,又提升了附加值。此外,他们还挑选经验丰富的商务、技术管理能手组建创效专家库,深入重点项目指导策划,详细分析影响成本、效率和效益的关键环节,明确盈亏关键点。
建安公司深入推进责任成本全过程管理,加快推进全面集采和资源整合,多渠道拓宽集采范围,推行"5221"和"721"支付原则,有效缓解阶段性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强各生产要素的集约管控与成本压减。截至目前,完成全国性的集采品类已扩充至12类,涉及材料明细数万条,实现在建项目百分之百全覆盖。自开展集采工作以来,建安公司累计集采超百亿元,大大节约了成本,企业在成本管理和资源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继续聚焦战略发展,建安公司立足自身实际,主动布局自带劳务市场,积极推进主体自带劳务、二次结构自带劳务、铝模自带劳务,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管理方法,确保自有队伍最大程度地发挥战斗力。目前,建安公司结构工程和铝模板施工等细分领域的自带劳务已在多个项目开展作业施工,施工进度明显加快,施工质量和工期得到了有效保证,劳务成本大大降低,劳务风险大幅减少,公司"啃硬骨头"的能力显著提升。今年1至9月份,建安公司自带劳务队伍依托在中原公司、华中公司、华东公司各项目展现出的优势,积极与公司九大区域公司进行业务对接,实现南北方全面开工。公司自带劳务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为企业创誉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安公司积极发挥"大风控""大监督"体系作用,将监督触角延伸到分供合同签订及其结算办理、物资进出场等多个业务环节。为此,公司出台《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督查办法》,通过召开研讨会、现场督导、交叉验证、资料复核等形式监督检查,全面督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及时发现并整改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坚决堵住效益"失血口"。各项目部每季度召开成本分析会,对经济管理策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全力营造创效光荣、亏损可耻的项目管理氛围。
通过强力推进亏损项目治理及复盘工作,企业形成了"不敢亏、不想亏、不能亏"的长效防亏体系。在系列"组合拳"的推动下,公司经济运行情况持续向好,项目收益率逐步提升。临近年末,建安公司将继续做好"降本增效"各项工作,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冲刺全年各项目标完成。
关键词:中铁十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