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国家卫健委10日通报,9日0时至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3例,其中本土病例108例(江苏50例,河南37例,湖北15例,湖南6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8例,其中本土20例(湖北18例,河南2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44例(境外输入7例)。

湖北:8月9日0时-24时,全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5例(荆门市10例,武汉市4例,黄冈市1例),均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无重症。全省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8例(荆门市12例,武汉市3例,黄冈市3例)。

荆门市高新区·掇刀区亿纬动力Q8工地关联病例21例:

首位确诊病例张某8月4日确诊后,荆门市立即启动流调工作,共查找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者1054人,次密接者1141人。从溯源情况看,所有病例均为同一传播源,系江苏淮安某旅行团关联病例,均与中建三局武汉沌口项目工地务工人员张某及同行者回荆关联。从流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高新区·掇刀区亿纬动力Q8工地和天乐小区,其中,与张某等3人打工地亿纬动力Q8工地有关联的21例,与张某居住地天乐小区(含棋牌室)有关联的9例。

因工地出现多名病例,荆州市住建局发布两则紧急通知。

同时,湖北省住建厅也发文,将实名制管理工作与疫情防控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常态化。

10.jpg

11.jpg

8月9日,湖北省住建厅发布《关于加强施工现场实名制管理工作服务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

12.jpg

8月5日湖北省厅发布紧急通知:

严格施工现场封闭管理,一旦出现确诊,第一时间全面停工!加强暗访检查!湖北紧急通知

此前,全国已有多地紧急发文,加强工地疫情管控,下面是江苏、广东、山东、安徽、甘肃等各省市工地防疫工作通知汇总。

江苏省

苏州

8月2日,苏州市住建局再发布建筑施工领域防疫通知:

施工现场一旦发现有体温不合格的,项目领导小组要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方案。

经医疗机构确认疑似病例或确诊的,工程项目应立即停工并封锁施工场地,配合疾控部门开展防治。

每个工程项目应成立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任组长,施工、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任副组长。

所有建筑工地应只开放一个进出口。出入口使用期间,对进场人员要一一登记造册,核实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关键信息,关键信息应及时通报所在地社区;要建立进出场登记和体温检测制度,必须由专人负责对进入人员进行测温。材料、设备进场应严格落实运输车辆、相关人员的消毒和卫生防护要求。

工程项目参建各方应配备足够的口罩、测温计、消毒液等疾病控制用品,储备不得少于一周用量。

南京

南京市《关于通过实名制系统加强疫情防控相关数据报送的紧急通知》:

各在建项目通过"南京市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系统每日10:00前报送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数据。

需填报当日施工现场在场人数和疫情防控动态。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总牵头,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负总责。

对信息报送不及时、数据不准确的项目要及时查证并追溯相关企业主体责任,扣减信用分,不得抵扣;不得参与标准化示范工地评比,已获得标准化示范工地称号的予以取消。

此外,江苏省的徐州、无锡也发布了关于做好建筑工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全文链接如下:

徐州:刚刚徐州发文:加强工地疫情防控,这类人员需14天内核酸检测2次阴性方可上岗!

无锡:加强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全员排查和接种

山东省

8月3日,山东省住建厅发布《关于严格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建筑工地要压实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各方疫情防控责任,认真做好人员出入管理、测温、消毒等防疫措施。

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工地要全面掌握署期建筑工人流动和出行情况。

对回乡探亲返岗工人做好体温检测等工作,要全面摸清底数,掌握目前我省在中高风险地区务工人员和中高风险地区在我省住建领域务工人员,合理引导"两类人员"无特殊情况尽量留在务工地。

指导督促物业、环卫、建筑业等行业重点单位和人群接种疫苗。

济南

8月3日,济南市住建局发布《关于做好全市房屋建筑施工项目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

对工程项目所有人员进行情况摸排统计,重点做好对14天内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的排查登记。严格新进场人员管控措施,不得使用中高风险地区来济务工人员。

发现黄码、红码人员要立即就地隔离,并迅速上报。严控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施工现场,无关人员严禁入内。施工现场人员非必要不外出、不离济,减少人员流动。

持续推进施工现场疫苗接种工作的宣传力度和正向引导,提升从业人员的疫苗接种意愿,确保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应接尽接,应接必接"。

做好各项疫情突发应急准备。一旦突发疫情,第一时间向属地街镇、卫健、住建等部门报告,按程序及时处置,不得迟报、瞒报、漏报,经确认为疑似或确诊病例的,立即停工并封锁施工场地,配合属地有关部门开展疫情防治。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建筑劳务分包单位要从严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进一步细化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区域进行从严管控、全面排查。

德州

8月5日,德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

1、严格执行项目经理、总监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三方项目负责人应全日制在岗在位,非必须不得外出。

2、新进场人员必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时刻做好疫情突发应急准备。一旦突发疫情,第一时间向属地街镇、卫健、住建等部门报告,按程序及时处置,不得迟报、瞒报、漏报,经确认为疑似或确诊病例的,立即停工并封锁施工场地,配合属地有关部门开展疫情防治。

5、将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情况纳入监管范围,立即对所有受监项目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对发现疫情防控不到位问题,责令立即整改;情节严重的,责令停工整改,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青岛

7月30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做好建设工程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

加强重点地区来青返青人员管控,及时掌握人员流动情况,每天将进场工人详细信息进行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更加重视疫苗接种工作,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引导项目施工人员应接尽接,尽可能地提高接种覆盖率。

强化人员排查随访,全面排查中、高风险等疫情重点地区进入建设工地人员及其亲属;非必要勿前往中风险等级地区和高风险地区。

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一旦发现疫情,立即上报,坚决防止扩散蔓延。

广东省

8月3日,广东省住建厅发布《关于从严做好房屋市政工程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所有房屋市政工地新进人员必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相关证明的,一律严禁进入。

要求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的市县(区),所有参建人员须持有当地规定时间之日起的检测结果,否则不得进入工地。

按照"应接尽接"的原则,采取分时分批的方式,积极组织工地符合接种条件的参建人员接种疫苗,于8月15日前实现参建人员全员接种(至少完成第一剂接种),后续新进场参建人员,如未接种疫苗的,应在进场后2日内完成疫苗接种。

对来自高风险地区的参建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对来自中风险地区的参建人员实施14天居家隔离。

每日早晚2次对工地所有人员测量体温。

对发现疫情防控不到位问题,责令立即整改;情节严重的,责令停工整改,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8月7日,广东省住建厅再次印发工地疫情防控紧急通知提出"五个坚决"关键措施。明确:

参建单位必须确保所有参建人员"非必要不出省"。

必须全面掌握工地来(返)粤参建人员(含来粤探亲家属)流动情况,一旦发现有14天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解除隔离后人员及公安部门推送的其他重点人员,必须立即采取规定的健康管理措施,并迅速报告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

施工单位必须从严实施建筑工地封闭式管理,办公区、施工作业区、生活区只保留一个出入口;必须对所有进出工地的人员进行实名扫码(亮码)登记,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工地;所有新进人员必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做好公共部位的通风、消杀等防疫工作,每日早晚2次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厨师、采购、保安等重点人群必须每2周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参建单位符合条件的参建人员,必须于8月15日前实现全员接种(至少完成第一剂接种),努力做到"应接尽接";未接种疫苗的新进参建人员,必须在进场后48小时内完成第一剂疫苗接种。

施工单位必须执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一旦发现涉及疫情防控的突发异常情况,必须第一时间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第一时间停工并封闭现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并响应处置。

深圳

深圳市建设工地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所有工地新进人员必须持有48小时内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进入。

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若需要进行核酸检测,需要在离开接种单位24小时之后方可采样。8月6日起,未持有7日内核检测阴性证明,不得进入工地。

全面应用建筑工地实名制扫码登记系统(i深建)对工地在场人员进行实名制扫码登记,严格落实"一人一档",未进行扫码登记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场。

各项目要严格落实封闭式管理要求,工地入口必须设立健康观察点实施体温检测、查验行程码和健康码,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及车辆的进出,外来无关人员严禁进入,项目从业人员非必须不得外出,减少人员流动。

全面核查工地参建人员行程,全面排查参建人员(含来深探亲家属)流动情况。

安徽省

8月6日,安徽省住建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全面实施全封闭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建筑工地现场人员外出流动,全面落实工人实名制管理。

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入口要24小时设岗设立体温监测点,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安康码查验,核对人员身份、健康状况和等级,落实"一人一档"制度。

严格要求建筑工地人员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未按要求佩戴的不得进入办公、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不得参加集体活动。

若发现14天内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及时报告。

所有建筑工地人员要按照属地党委政府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按照"非必要不外出"的原则。

参建单位要高度关注建筑工地未接种疫苗人员情况,详细查询未接种原因,要加强正向教育引导,确保建筑工地人员做到"应接尽接,应接必接",督促建筑工地人员尽快完成全程接种。

在建工程项目部要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

合肥

8月3日,合肥市住建局发布《关于做好建筑施工领域疫情防控管理工作的通知》。

即日起,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三方项目负责人一律不得离肥,必须全日制在岗、在位、在状态。

原则上不使用临工、散工和突击工,不使用近期外来务工人员。

将疫情防控工作和疫苗接种情况纳入监督检查范围,对企业、工地的疫苗接种是否"应接尽接",疫情防护和管控工作是否到位进行检查。对于疫苗接种工作推动不力,防控工作不到位的单位要责令限期整改。

凡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应禁止其进入,并及时报告和妥善处置。

推进疫苗接种。对近期由外地来肥且无正当理由未接种疫苗者,如需进入我市工地务工,需提供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证明。

对因落实防控措施不力的单位和项目,要严肃追责问责。市建设局将按四不两直方式督查疫情防控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发现落实不力的,予以严肃问责。

芜湖

8月2日,芜湖《市建管处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

严格执行项目经理、总监到岗带班、 24小时值班和每日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制度,坚决杜绝迟报、漏报、谎报、瞒报情况。

严格落实进出工地人员实名制管理,强化每日对工地内工人的健康检査,进场人员一律测量体温。

凡有发热、咳嗽、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应禁止进入施工现场并立即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送医就诊。

一旦发现建筑工地疫情事件,项目部应立即逐级上报,并按有关规定果断处置。

对于措施落实不到位或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将对相关企业和责任人员严肃处理。

甘肃省

8月5日,甘肃省住建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对近期疫情发生后其他从省外来甘返甘人员要全部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方可上岗。

如果存在近期疫情发生后从中高风险区返回人员、与确诊及疑似病例活动轨迹交叉人员的,要立即报告,安排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安排本人居家隔离14天以上并经2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的方可上岗。

以上人员正常上岗后14天内必须全程佩戴口罩。

收尾项目应保持人员稳定,尽量做到人员只出不进。

施工高峰期项目和新开工复工项目要对计划入场人员进行严格筛查,对近期疫情发生后从中高风险区返回人员、与确诊及疑似病例活动轨迹交叉人员严禁进入工地。

对近期疫情发生后其他从省外来甘返甘人员,要居家隔离14天以上并进行核酸检测,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方可进入工地。



关键词:禁止,施工入场



上一篇:进达2021年度 党建引领发展大会召开
下一篇:中铁一局正方天域公司开展2021年统计执法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