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间隔一米排好队,戴好口罩,测量体温进入施工区域。"
当地时间4月16日上午7时,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的埃塞俄比亚马克雷项目工地上,中埃工人排成两列,测量体温后进入施工领域。不一会儿,上百台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钻机开始作业,机器轰鸣。
4月6日,项目部完成了马克雷供水工程导流洞衬砌。这是今年2月至今,马克雷项目部自溢洪道开挖、水厂基础开挖、河道截流、大坝基坑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顺利实现的第五个生产节点。"今后我们将继续严防严控,全力加快生产的同时,确保员工零感染。"马克雷项目部负责人李风标表示。
战疫物资供应充足
埃塞俄比亚马克雷供水开发项目位于马克雷城西部20公里,工程主要任务是城市供水,设计供水能力12.43万立方米/天。工程建设内容包含大坝、溢洪道、塔式进水口、导流洞、放空洞、引水管路、水处理厂、2条输水管路和6个从供水点到马克雷城区7个区域的供水管网。工程建成之后,将解决困扰马克雷市40万人多年的用水难题。
为应对国际疫情发展形势,全力保障项目部生产推进,葛洲坝一公司积极落实中国能建人文关怀、职工关爱"六个一"行动要求,建立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细化关心关爱措施。
截至目前,葛洲坝一公司累计向埃塞发送防护口罩25.58万只,其中,10万只口罩发往马克雷项目部。
埃塞俄比亚疫情发生以来,项目部进行了封闭式管理。杨玉炯和袁先超是项目部的生产和生活物资采购员,每月定时外出采购。虽然项目部储备有口罩、手套、防护服、护目镜,但数量不大。目前项目部含当地员工共有607人,每天消耗的口罩数量可观。"有了国内这批防疫物资,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防疫物资解决了,生产物资同样不能落下。生产的原材料,如水泥,可以在当地采购。但是部分重要原材料比如钢筋、球墨铸管等关键物资,必须从国内运来。经过与厂家数次沟通后,项目部在国际保障中心的帮助下,克服货款支付、运输、报关等各方面的困难,历经一个多月,实现4600吨球墨铸管、1600余吨钢筋陆续到货。
此外,项目部目前储备的生活物资有大米2.2吨、面粉3吨、食用油1吨,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复工复产加速推进
对生产而言,最直接的制约因素就是人员不足。我们之前计划3月份实现截流,如果截流无法按期实现,后面的工期会受到影响。
为确保节点目标实现,项目部提前准备:签署人员进场承诺书,提供健康证明、人员所在地方政府解禁证明、国内活动详细轨迹、人员进场具体路线,设置好人员进场隔离区域,向中国驻埃塞大使馆报备进场人员信息……终于,在3月初实现首批人员返回项目部。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到位后,开始给当地员工传授经验、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属地化用工成功解决大坝基础20米范围内的打孔作业人员不足的问题,保证大坝基础灌浆继续开展,解决了生产的燃眉之急。
4月6日,随着导流洞洞边顶拱最后一仓混凝土正式浇筑完毕,埃塞俄比亚马克雷供水开发项目导流洞衬砌完成。这个长334米,洞径6.6米,洞砌厚度在0.3米-0.5米的导流洞在疫情期间加速完成。
中国人,值得信赖!
业主竖起大拇指夸赞道。
关键词:中国能建,防疫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