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十月,秋风萧瑟。穿行在东川宇泽年产20GW单晶硅拉棒生产线项目建设工地,处处焊花飞溅、机器轰鸣……让人感受到火热的激情和干劲。
10·30节点目标在即,偌大工地上,施工人员挥汗忙碌,各类大型垂直、水平运输设备挥舞着巨臂运送着各种建筑材料……现场闪烁的焊花和机器轰鸣声、哨子声、吆喝声连成一片,像一串串舞动的音符,奏响着抢进度的建设奋斗曲。
作为入选省级"重中之重"项目库的东川基地年产20GW单晶硅拉棒生产线项目,隶属云南宇泽半导体公司云南三大生产项目基地之一,其总投资约50余亿元,项目建设分两期进行,一期项目预计今年11月底建成投产,二期项目预计明年6月建成投产。公司第二直管部、安装直管部参与了一期项目车间的建设,建筑面积为56969.33平方米,含机加车间1层,建筑高度为19.11米、单晶机加车间3层,建筑高度为25.82米(坡屋面屋脊),结构形式为钢框排架+门式刚架的钢结构工业厂房。
时不我待,分秒必争。面对东川迄今为止投资体量最大、年产值最高、解决就业人数最多的项目,公司深知其中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自2023年4月18日举行开工仪式后,全体建设者以一天时间也不耽误的危机感、一项工作也不滞后的紧迫感、一个指标也不打折的责任感,弘扬"高原铁军精神、狼性精神、工匠精神、移民建设精神",掀起一股大干快上的施工热潮,为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铆足了马力。
聚力冲刺保目标
"项目从立项起就备受瞩目,且有集团内3家兄弟公司一起参与建设,我们必须要树立集团‘一张网、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的理念,和兄弟单位一起以更高的标准、更快的速度和过硬的质量完成项目建设目标。"公司的重托让总经理助理、第二直管部经理的熊欣高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为了能够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为公司以生产促经营、树立品牌形象添能助力,第二直管部、安装直管部抽调经验丰富的精兵强将组建项目团队。第二直管部副经理、主任工程师兼项目经理董允带领团队成员"跑步进场","虽然我们团队承建过保山工贸园区10GW单晶硅棒标准厂房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具有相关经验,但是面对新项目,我们要结合工程实际特点,站在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创新才行。"进场后董允第一时间召集项目团队"头脑风暴",开展了项目策划编制、评审工作,并确立了"提前谋划、过程监控、规范施工、强化管理"的工作方针,细化了技术、质量、安全、成本等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了"四保一控一树"各板块目标,挑选了钢结构安装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编制了成品保护措施专项施工方案、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强化钢结构技术复核、螺栓连接、焊接质量管理责任,为保质保量、高速推进项目建设蓄势赋能,号召全体项目职工提高站位,全力冲刺这场与时间的"赛跑"。
面对仅有190余天的工期、繁重的交叉作业等困难,在接到建设任务后的第3天,参建直管部15名管理人员已到岗就位;第6天,钢筋加工场机械设备进场。项目部迅速按照"10·30"总节点目标编制总进度计划、赶工措施专项施工方案,将工作任务细化到每天,坚持将例会制度贯穿项目建设始终,利用会议晾一晾进度、晒一晒难处,将问题摆在台面,以便于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各工序间实现无缝连接,确保了现场施工进度与施工计划同步。同时在设备基础上积极使用铝模施工,结合实际,定制超长对拉螺杆(最长达到3.6米),周转速度快、成型质量好、节能环保,确保25天浇筑完成320个单晶炉基础,大大缩短了工期。项目部团队上下一心,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以目标倒逼责任,以时间倒逼进度,全力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高峰期近220人同时作业,15台大型机械设备同步施工,现场热火朝天的大干场景犹如一幅气势雄壮的百工图。"回想起当时的场景,项目副经理陈春林仍颇为兴奋。
截至目前,机加车间屋面底瓦安装已完成,屋面防水已开始施工,墙面板、屋面板安装即将开始施工;截断区42棵钢柱已开始吊装作业;单晶车间A区、B区屋面底瓦施工完成,C区屋面梁、檩条正在安装,钢筋桁架楼承板安装、焊接完成7000平方米,截断区、单晶车间所有钢结构吊装、屋面底瓦计划10月30日全部施工完成;水沟、金刚砂地坪、二次结构施工穿插紧凑,紧跟单晶炉基础施工由W轴向N轴有序推进。
迎难而上打硬仗
敢打硬仗、善打恶仗、能打胜仗是建投人必胜的信念,虽是困难千重,亦有豪情万丈,公司上下握指成拳、团结一心,全体参建者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共谋攻坚之战。
建设伊始,项目部就发现在施工现场范围内有3座高压电铁塔,高压电线由北向南贯穿整个了主厂房,给后续施工造成了巨大影响,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董允陷入了沉思:"采取什么样的施工方法才能良好的解决问题,不拖延工期呢?"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项目部一方面积极进行多方协调,主动对接,与电力公司确定了8月17日高压电铁塔拆除节点;另一方面编制了高压电防护措施方案,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同时,积极梳理各施工部位,重排进度计划,减少因高压电铁塔带来的影响,并提前开始钢结构图纸深化工作,落实钢结构原材料及加工、运输方案,确保进度有序推进。
由于单晶硅拉棒要通过精密的设备仪器进行生产,因此对车间场坪的施工质量提出了严苛的要求。据项目技术负责人王全介绍"项目车间建成后需要满足数台精密仪器的搬移装配工作及机器人行走,这就要求我们的场坪既要高精平整易清洁,又要耐磨抗造抗渗透。"面对5万余平米金刚砂建筑地坪,项目部采取样板引路、方案先行的原则,加强施工过程管控,严格按方案要求养护,制定成品保护措施,确保地面整体光滑平整、观感质量好。在进行初次推平后还严格做好混凝土养护,7天后才允许上荷载,经过一番精打细磨,车间地坪平整度精控在3毫米级,充分满足业主使用需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项目建设涉及钢结构吊装危大工程作业较多,在作业开始之前,项目部便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在方案中,我们明确了汽车吊进场验收、就位安装、上下通道安全爬梯、生命绳的设置、接火盆、起吊点优化、汽车吊选型、起吊钢丝绳的规格等,有效确保了钢结构吊装的安全可靠性。"王全介绍道。同时细化人员职责分工,安全员全程旁站监督,并制定隐患销项清单,一经发现违反安全作业规定的,立即下发整改通知,并监督落实整改,确保整个钢结构吊装、安装在安全的状态下进行,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控。
6月至9月是东川地区高温季节,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2度,这也让施工作业进入"困难模式",为保障施工安全,项目部合理调配时间,对现场的防暑降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配备了藿香正气水和降温饮料等防暑物资,并且让施工人员避开高温期错时上岗,保证现场安全生产的同时也尽量不耽误项目进度。
目前,项目建设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公司也成立了"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在项目战场继续冲锋陷阵,加速推进项目建设。
"不管乱云飞渡,信心坚如磐石",这是项目部全体成员的精神凝结,艳阳与夜色都不能掩盖忙碌的身影,灯火通明的施工现场、披星戴月的九建人用通宵作战的辛劳保质保量,全力推进施工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10·30目标任务,助推东川产业转型发展。
关键词:云南建投,赶工纪实